第一章 心結(3 / 3)

她並不是反對爹地再娶,爹地還年輕,再娶也無可厚非,而且他能走出痛苦,她和媽咪都會很欣慰的,可是這一切不該發生的那麼快。

明明一年前他還痛不欲生,可一年後他卻在舉行他人生裏的第二場婚禮。更可笑的是,那個女人已經懷了三個多月的身孕。

她不禁懷疑,爹地是真的愛媽咪嗎?媽咪走的時候爹地真的痛苦嗎?這個問題她至今無解,因為爹地依舊不愛笑、不開朗,可是他也確實在和另一個女人好好地生活著,而且還有了一個兒子。

為此,她常常懷疑什麼是愛情。

至於爹地娶進門的那個女人,她不得不說她確實是個好女人。

雖然她不是她親生的,但她對她很好,非常好,有時候她甚至覺得是不是好過頭了?

即使是在弟弟出生後,她也沒有變的偏心,凡是弟弟有的東西她也一定會有,除非是她不喜歡或是東西不適合女孩子。即使是這樣,她也一定會另買一樣合她心意的東西送她。

後母做到這樣真的是很好了,可是她還是不想叫她一聲媽,一直以來她都隻稱呼她阿姨。她想,如果爹地不要那麼快就另娶,她是很樂意喚這樣的好女人一聲媽媽的。

也許正因為這樣,她始終覺得在那個家格格不入,她總有一個很荒謬的感覺,覺得她是這個家多餘的人,尤其是近幾年來,爹地對她越來越冷淡,她也越來越想逃離這個家。

十六歲那年,機會終於到了,趁著大學聯考的機會,她想去別的地方讀書。不要懷疑,就是大學聯考,雖然她隻有十六歲,但她偏好跳級念書,所以十六歲考大學也就不奇怪了。

可是,她該去哪呢?思來想去,她決定到北京學中醫。

人們常說久病成醫,雖然她沒有久病過,但在媽咪生病的那一年裏她看了很多醫書,不管是中醫還是西醫,漸漸地也看出了興趣,更何況學醫可以救人,挺好的。不過她的確古典得很徹底,就連學醫她都對中醫比較感興趣。

本來她還擔心爹地會反對,畢竟她還小,不管怎麼說她都是他女兒,這麼小就一個人出遠門怎麼樣都會擔心吧?沒想到,爹地很阿沙力地同意了,隻要她答應他的條件。

是的,重點來了,就是那個約定。

她想去北京學中醫?可以!條件是寒暑假的時候她必須準時回家,不準在外麵逗留。至於回家後幹什麼呢?當然不是讓她享天倫之樂,而是要上課,上油畫課、上古箏課。

爹地說油畫是媽咪的專長,他希望她學。雖然她不喜歡油畫,但既然爹地這麼說她學學也無妨,最重要的是爹地的話讓她很欣慰,她終於知道,爹地並沒有完全忘記媽咪。

但是她為什麼還要上古箏課?難道就因為阿姨是彈古箏的?為了以示公平,親媽的要學,後媽的也要學?她想不明白,可她始終沒能提起勇氣開口問爹地。

故事講到這裏差不多了。

總之,她的故事沒有多悲情,隻是有點小小的鬱結,真的是那麼小小的一點,可是來到北京後,她卻發現她越來越悲情。她甚至還未成年,她的爹地卻放心地可以整整半年對她不聞不問。

“鬱書,你……我……”看著鬱書臉上的苦澀,秋茵很想出言安慰安慰她,卻不知從何說起,才起了個頭就立刻打住了。

她很想告訴她那件事,可是她答應過他要保密,她究竟該不該說呢?

“謝謝你願意聽我講完我的故事。”看著秋茵的欲言又止,她想她的確是無法了解。即使如此,她還是很感謝她願意聽完這個故事,這讓她心情放鬆不少。

可她並不知道秋茵的煩惱其實並不在於她能不能了解這個故事,而是該不該改寫這個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