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1:白犼驚魂】 【087】-武器-(1 / 2)

【卷1:白犼驚魂】 【087】-武器-

而往前走了十多步之後,老祖宗又用手電筒往前一照,之前被屍體擋住的一張布滿灰塵的方桌立刻出現在我們的眼前,桌上還擺著一個掛了銅鎖的鐵盒子……

老祖宗走到鐵盒子前,想都沒想就把剛才從軍官嘴裏掉出來的鑰匙插進了銅鎖上的鑰匙孔裏,輕輕一擰,銅鎖立刻傳來“哢嚓”一聲脆響,隨後打了開……

一見老祖宗有新發型,我和詠春也趕緊湊了過去,湊到桌子旁邊一看,老祖宗正從桌上的鐵盒子裏取出一份落滿灰塵的資料來。

老祖宗望了我們一眼,趕緊抖了抖資料上的塵土,用手電筒的光照著看了起來,可連翻了幾頁之後,發現文件上寫著的全部是日文,我們三個根本就看不懂,而文件的最後幾頁就更看不懂了,已經不是日文了,竟然是一串串的阿拉伯數字和圖案。

這到底是什麼東西?我們都忍不住疑惑了起來。

看了一會兒之後見怎麼也看不懂,於是老祖宗把文件收進了衣服裏,又朝著我們說:“那些日本兵的死八成和這些文件有關,這東西想必很重要,否則那個軍官也不會把開鐵盒的鑰匙放進嘴裏了……”

“可既然是重要的東西,為什麼不藏起來,卻要好端端的放在桌子上呢?”我立刻就疑惑道:“假設這些文件真是什麼機密的話,國軍攻上山來時,他們為什麼不帶走?或者找個更隱蔽的地方藏起來才對啊……”

然而這時詠春卻在旁邊說:“你覺得這個暗道還不夠隱蔽嗎?要不是老祖宗我倆打架的時候偶然發現,估計任誰都不會想到那座已經被火燒光的破屋子下麵竟然還會藏著一條暗道……”

“隱蔽是隱蔽,可是……可是我還是覺得很奇怪……”

“別奇怪了,現在不是奇怪的時候……”

老祖宗說完話又拿著手電筒圍著密室轉了一圈,見密室已經沒有其他出口了,這才又轉頭對我們說:“這地方掛著這麼多屍體,太瘮的慌了,咱還是趕緊出去吧……”

詠春我倆也趕緊點了點頭,確實,那些懸掛在屋子裏的屍體大多死相猙獰,光是站著不動,就隻覺得後背隱隱約約開始冒涼氣,像是正被他們盯著一樣,心早就提到了嗓子眼。

既然密室裏已經沒有什麼其他東西可發現了,現在趕緊離開比什麼都強。

我們三個轉身要走,可剛走到密室門口,老祖宗卻忽然又停了下來,嘿嘿一笑說:“對了,咱不能白來,我剛發現了點好東西……”

說完話她又轉身走進了密室裏,竟在剛才蹲下身子研究了半天的那堆屍骨前又蹲了下來,在破布和骨頭堆裏翻了翻之後,竟然用手捏出了一把套在槍套裏的手槍來。

“嘿嘿,頭狼,這東西你認識吧?”

老祖宗一邊笑著,一邊把那把手槍拋給了我,我打開落滿灰塵的槍套一看,竟然是一把“勃朗寧”。

勃朗寧其實是個人,全名叫約翰-摩西-勃朗寧,是美國一個鼎鼎大名的輕型武器設計師,以前設計過很多款聞名世界的手槍、步槍、輕重機槍和大口徑機槍,為了紀念他,因此直到現在還有很多槍械是以“勃朗寧”這一名字命名的。

而我手裏現在拿著的這把手槍,全稱叫“勃朗寧M1911手槍”,因為口徑是0.45,所以也俗稱“點四五”。

一時間,我心裏又慌又喜,慌是因為我這幾年對槍械一直就有恐懼,眼下一把手槍握在自己的掌心裏,我整隻手都不由地哆嗦了起來;而喜的是當兵出身的人幾乎都對槍械有偏愛,我也不例外,尤其這把“勃朗寧”,可以說是熱兵器史上的精品之作,可惜早就退役了,因此我還一直沒見過真的,沒想到今天在這兒見到了……

這個型號的手槍雖然還是勃朗寧在1911年研發出來的,不過在一戰二戰中可謂是出盡了風頭,據說是有史以來累計生產最多的自動手槍,整個服役期裏光在美國出產的就有兩百七十多萬把……

這時候老祖宗又笑嘻嘻說:“怎麼樣,不錯吧?單行彈夾設計,八發子彈容量,要是還能用的話,威力絕對杠杠的,這可是個好東西!我從剛進來的時候就發現了,把這東西帶出去,興許咱能用得著。”

“問題是不知道還能不能用。”

竟然找到了一把“勃朗寧”,我心裏不免激動了起來,於是也顧不上出去了,開始研究起手裏的槍來,還真別說,這密室裏雖然終日不見天日,但一見不到水汽二也見不到風吹日曬,雖說都這麼多年沒用過了,但手槍上也隻有略微一點鏽跡而已,根本不影響上膛和扣扳機,估計要是能上點兒油好好保養保養,能跟新的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