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尋找可能的替代者
人們從事某項事業,完成某項工作,並不是事無巨細,凡事概不求人,單憑一個人獨往獨來。高明的時間運籌者,不僅善假於物,而且善於用人。如果可能的話,請他人幫忙,也許會替你找出另一個節省時間的方法。美國某大企業一位年輕的老板就曾經請求一位效率專家為他谘詢,他剛從父親那裏接替工作時,尚能輕鬆地經營,但後來即使每天晚上把公事帶回家,都無補於堆積如山的工作,效率專家跟他一起到辦公室,了解了他的工作方式後,很快將問題的症結告訴他:任何事情你都嚐試著自己做,別人根本沒有插手的餘地,你花費了太多的時間在瑣事上,反而把重要的經營工作忽視了。真正意識到了問題的症結以後,年輕的老板才逐步擺脫困境。這對我們或許是有啟發的。
要做到休作有時
會工作的人往往都是會休息的人,大凡成就卓著者都有獨特的休息方式。很多偉大的、有成就的科學家,他們不僅過著正常的家庭生活,而且還有時間從事業餘愛好。愛因斯坦、普朗克等科學大師並沒有因為他們的音樂活動而影響其科學工作;數學大師希爾伯特、閔可夫斯基等人每天散步大大有益於數學研究。其實,道理很簡單,如果連續工作時間太長,會喪失頭腦的清醒和獨創性。大多數人的休息是娛樂或變換興趣,以防止變得遲鈍、呆滯和智力上的閉塞。這比那些忙忙碌碌的低效勞動者不知贏得了多少勞動奮鬥的時間,更不要說那些因長期疲累而積勞成疾的英年早逝者!如果平日適度的休息能夠讓他們多活10年、20年,那麼由休息而獲得的這段不算短的工作時間又何嚐不能說是創造時間呢?
關於人的懶惰的特性,古今中外都以之作為人的共性之一加以鞭撻,不少君子以隻爭朝夕而自勉,對許多“今日複明日”的懶惰行為提出批評和諷刺。為此,古人指出,人要成為君子,就要努力克服自己在品行上的缺點,身體力行地去發揮自己的創造力。而要成為君子,就要以勤奮作為行動的第一要則,克服各種人性的缺點,實現人格的圓滿和完善。所以君子不以小惡而不改之,不以小善而不堅持。
如何克服人的懶惰心理呢?克服懶惰的最好辦法就是強迫自己去做懶得去做的事情,它包括兩個內容,一是盡快做出決定,讓自己沒有多餘的時間去遲疑和退縮;二是將你要做的事情公諸於世,利用周圍的人和大眾輿論來監督自己。
盡快決定的方法對於習慣拖延的人是一個行之有效的方法,例如老張是個50歲的中年男人,他有一個壞毛病,就是凡事都拖延。本來他極想成功,但什麼事都不能準時完成,結果經常為積壓下來的工作而痛苦,最後幾乎因為拖延這個惡習失去了工作。但幾年以後他卻成了一家旅遊公司的總經理,別人問他使用了什麼計謀,他娓娓道來:
“一個星期六的下午,我坐在一家避暑旅館的走廊上看書,無意中聽到一個人在和他的家人談話。這位做父親的人決定不了,該在當天下午還是次日上午去駕船,這天氣候很好,第二天或許更好。孩子們很想立即出發,而那父親卻還是嘮叨著,現在去還是明天去。這個人的猶豫讓我感到不耐煩,心裏罵他:‘為什麼還不快做決定,這個美麗的下午就快過去了。’忽然我一下想到,這不也正是自己的毛病嘛。我辦事不成功不在能力方麵,而是在做決定上。有些事情本身沒有那麼複雜。意識到這一點,我從此改變了行為方式。我對自己說:‘要是我不願意立刻就做一件事,那麼我就要求自己立刻去做並決定在什麼時候才做,而到時就非做不可!’幾年來,我就是這樣督促自己,用‘趕快決定’這麼一個簡單的方法使自己獲得成功。”
老張說得不錯,正因為生活複雜、千頭萬緒,所以盡快決定自己的選擇,就顯得十分重要,取得成功的道路實際上也就是決定一個又一個問題的過程。
公之於世的方法特別適合於那些因為膽怯和退縮而最後懶於行動的人,日本的滑雪運動員三浦雄一郎就是這種人。因此他被朋友們譏為“吹牛皮的阿雄”。他從一開始就大言不慚地到處找人吹牛皮,說什麼“我要征服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瑪峰”,“我要從富士山的最頂端滑下來”等等。他的牛皮越吹越大,他的心理壓力也就越來越大,為了實現自己的諾言,他不得不硬著頭皮去完成自己的承諾,但也正因為如此,他才能真的完成一次次壯舉。對此他說出了自己的體會:“其實我對自己毫無信心,心中老是充滿著懶惰、懦弱、退縮的念頭,這個時候我就不得不開始找人吹牛。”
隻做不說,能真正做到這點的人可能太少了,就連三浦雄一郎這樣的優秀運動員也不行。一般的人不具備超強的堅韌性和巨大的行動能力,很難在困難麵前不退縮。因此,不妨學學三浦雄一郎的做法。為了克服雖下了決心,但在困難時卻因沒有人約束而最後放棄的弱點,可以在別人麵前宣布的目標,這可算是一種能使決心真正付諸實踐的有推動性的技巧。
懶,是人們對於行動退縮和遲緩的概括,其實,真正因為害怕出力而變懶的人不多,絕大多數懶人是因為他們有著太多的畏懼和顧慮,所以,治懶的辦法應該是根據懶的心理原因加以激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