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皇後那一句,和滿園景色不相符,那就是要皇上別去管。
林珣謝恩之後退下,站在皇上的一側,並不引人注目,依舊是畫他的。
在一片歌舞升平中,紅裳綠裙,美人多嬌婀娜,扇動著裙波,飛送著秋波,七皇子卻心不在焉,示意我給他剝瓜子吃。
多煞風景啊,不好好地欣賞,這個時候還吃,而且還是吃瓜子,連妃子們為了保持儀容都不吃,他倒好,一個皇子也吃起瓜子來了。
靠近那小桌邊,開始給他剝了起來,一個個炒得香香的。
剝好一個,他的大掌就伸了出來,那動作,是夠優雅,又自在得無從挑剔。我輕放在他的手掌心,手指觸到掌心,有些暖意,有些灼熱。
我看到他的眼裏暗暗含著一抹冷意,並沒有被這裏的喜氣所感染。
我有些奇怪,還是一粒粒地剝給他。
在一聲“寧妃娘娘到”後,我伸長了脖子看。
在兩個宮女的引領之下,一個一身白衣如雪、散著長發的女子走來。一身的白,一身的脫俗,一頭烏黑的發,再近些,看到那細致而又妍麗的五官。
才會發現,這一種美,很縹緲,她輕盈而清麗,就像是不食人間煙火的仙子。
沒有過多的裝點,又恰到好處的這種靈美,頓時覺得,這滿園的嬌豔生香,都退得老遠,還沒有寧妃來得清新素雅。如此的好看,越是素衣,越是把這裏所有的人,都比了下去。獨特才是最特別的美,我驀然發覺了這一句話說得真好。
她嫣然一笑,燦若冷宮院裏那一樹的白花,四周的景物都變得庸俗不耐,她纖靈得讓人移不開視線,像是少女一樣輕盈地施禮,抬起明眸看著皇上。
皇後轉過臉,有些不悅,“今天是皇上的大壽,寧妃娘娘如此著衣,當是煞氣。”
寧妃沒有害怕,沒有蒼白,而是坦然地一笑,“皇後娘娘千歲,臣妾這般衣著也是出於對道家之人的恭敬。凡道之人,仙姿之骨,彩衣當俗之。皇上乃天之子,自當是以天論之。人世間,最是講究人和、天道之說。道家的精神,道家的書法,也是一絕,臣妾是以尊天之意而尊皇上。”
這一番話,有些明,有些不明,說得相當的精彩。寧妃真的變了。
七皇子是叫寧妃姨娘的,在寧妃說到道家這兩個字的時候,臉色驀地變黑了起來。
皇後眼裏含著輕笑,“寧妃娘娘的親姐姐入了道,倒是不知道寧妃也有這般的雅興。”
“回稟皇後娘娘,道家之仙,日月星辰,河海山皆是神靈之物。皇上得天下,皇上也是神靈之人,臣妾當敬之。而道家之修,當也能令人延年益壽。”她輕雅清脆地說,讓人心都變得清然起來。
我不清楚道家,不過,有些得道之人,的確是仙風傲骨的。
什麼也不重要了,寧妃這一番巧妙的裝扮,說不說道家又如何呢?她終究贏得了皇上的注目,皇上的眼神在她的身上打轉,在驚歎著。
“倒也不知道寧妃娘娘這麼多年久病冷宮,是否對道家之書法生疏了?”
寧妃笑著,“還請皇上皇後娘娘讓臣妾一試,為皇上祝壽添風采。”
“來人,備墨。”皇上大手一揮。
沒多久台上就備好了案桌,筆墨紙硯,寧妃雙手各執筆,認真而又自在地寫,那身姿,真如仙女一般。
一會幾個公公將那大紙給托了起來,大聲地念著:“仙福永享,壽與天齊。千秋萬載,國泰民安。”橫批是,“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好。”皇上站了起來,拍著手,一雙眼裏,滿是興奮之色,親自挽著寧妃的手,讓她坐在身側,似乎是越看越喜愛,側臉觀賞著她的仙姿玉骨。
好一個寧妃,好一個精彩。
我暗暗為她喝彩,她多不容易,要想這些,必定也是要挖空心思。
這年頭,真是餓死膽小的,撐死膽大的嗎?梨香也是因為膽大包天,才得皇上的寵幸,寧妃是大膽穿著白色的衣服而來,在紅花綠波中,當是出色極了。
“剝是不剝?”冷冷的聲音輕響著。
我一怔,才發覺我手裏的瓜子給我有一下沒一下地刮著皮。
趕緊低下頭剝著,又忍不住暗怨七皇子,這時,就隻會吃。
放到他手心,又看到了那齒痕,有些怪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