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以前六國王族後人站出來高舉旗幟造反的時候,總會有人盲從的追隨上去。
倘若陛下從現在起,能對天下之民,一視同仁。
無論是關中老秦人,還是關東六國民眾,都像是父母愛護孩子那樣愛護他們。
那樣的話,天底下任何心懷不軌之人站出來,都不需要陛下發兵平亂,地方上的百姓就會自動站出來扞衛自己家園了。”
嬴胡亥不得不承認,孔老夫子這話說的很有道理。
“那……愛卿可有預算?”
孔鮒聞言大喜,急忙從衣袖中去處一份奏折,雙手跪地,呈給皇帝道:“臣自然是有過預算的,且這一次科舉雖然為天下學子打開方便之門,但卻也有許多人未曾考中。
我們就可以從這些未曾考中的人之中,挑選一些尚且優秀的人,授給官職,前往各地開設學館!”
嬴胡亥取來奏折,認真翻看起來,這邊上所需的錢糧加在一起,尚且不足供養人屠軍半年開銷的一半……
“朕再給追加一倍的錢糧,教育乃是立國之本,無論是朕,還是下邊執行官吏,任何人等,都不可以懈怠。
著,錦衣衛和東廠同同時出人監察,務必令地方官員嚴格執行下去。”
“此外,但凡是送幼童入學之家,免除一成賦稅,若學有所成,則減一家三年賦稅。
至於這個學有所成如何裁定,我大秦學宮已經修築而成,愛卿可以和諸子百家的太學生們,互相商議著,盡快拿出一個方案來執行下去。”
“陛下聖明!”孔鮒激動得渾身發抖:“先祖曾言,大同盛世,而今臣似乎已經看到了一樣。”
嬴胡亥提起來朱筆,緩緩地寫道:“但凡是有學館之地,必定需要有一錦衣衛和番子坐鎮監察。
若學館之人學有所成,則坐鎮此處的錦衣衛和番子可擢升官品,重新更換人員鎮守監察。”
孔鮒看著皇帝如此寫道,又驚又喜:“陛下,臣……臣下不知該如何說才好,若臣下尚且年輕二十載,當真是恨不得為陛下提三尺劍,誅滅關東逆賊!”
嬴胡亥笑了笑,把奏折放在一邊上:“朕和你一樣,想看到一個繁華的盛世。
朕不想看到我們這個民族衰落,被外族欺淩,朕還有很多想要實施下去。
但實施這些想法的前提,都需要你們大秦學宮的諸位先生,幫助朕培養出足夠多的人才來。
否則的話,所謂之大同盛世,終究是一句空談之言!”
孔鮒鄭重跪拜:“吾皇放心,臣等定然不敢讓陛下失望!”
“你等皓首窮經,為求帝國昌盛,大秦學宮落成之日,朕尚且在北地郡征戰。
而今歸來,不可不重視,那朕就送你們,送天下讀書人一句話吧!”
孔鮒抬起頭來,就看到皇帝轉身揮了揮手,左右兩個宦官抬著一張字畫,緩緩地展開,隻見得上邊寫著: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