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六零章 潮起(3 / 3)

“孫可望想必是擔心後路的安全,所以才要將長江沿岸幾個重鎮大埠攻克,方可安心謀取南京,乃至整個江南之地。”

鄭芝龍聞言,瞬間沉默起來,臉色也變得有些陰鬱。昔日流賊,搖身一變,成為大明官軍後,數年間,竟然已攻占雲、貴、川、湘、桂、粵、贛等廣大地區。如今又發起的浩大江南攻勢,儼然又要將整個江南吞入腹中。

“孫李勢大,非我大明之福呀!”鄭芝龍輕輕一歎,“若是驅逐了清虜,這天下還是我大明的天下嗎?”

“公爺(鄭芝龍反正歸明後,被永初帝加封為南安公)?”被倚為心腹的幕僚董潤生輕聲說道:“聽說杭州、嘉興、鬆江等地,清虜抽調大量兵力向南京彙聚,防守薄弱。莫如,我大軍棄攻台州,轉而跨海去攻上述地區,以為後來打算。”

鄭芝龍聽了,心中一動。蘇鬆、餘杭富庶,甲於天下,若是將之奪占,可為福建平添加不少實力。

“張明振部攻占寧波後,有沒有往杭州而去?”

“張明振部在上月攻占寧波後,立刻分兵抄掠地方,連克慈溪、餘姚、新昌、天台、寧海、象山,儼然是將此地充作陸基地來經營,為以後與舟山遙相呼應做準備。末將以為,他們似乎也對孫、李即將攻入江南,抱有深深地忌憚之意。杭州乃是江浙大城,他們估計實力有限,暫時不敢去將其奪占。”施福瞄了一眼董潤生。

“若我們派兵去蘇鬆餘杭,清虜會不會引兵來援?”鄭芝龍又問,他主要是對福建陸師的作戰能力著實不放心。

“應該不會。”施福說道:“齊國水師和……大公子,以及顧三麻子等聯軍,引舟船兩百餘艘,沿長江,上朔至通州、鎮江、南京等地,已隔斷江北清軍來援的的通道。至於蘇鬆、餘杭附近的清軍,據悉大部已退往南京。”

聽到施福提到“大公子”時,鄭芝龍眼皮不由跳動了幾下,對於自己的這個長子,鄭芝龍心中不免有些惱恨。昔日,自己為了貪圖閩粵兩地的地盤和一個王爵的名號,領福建全鎮和水師降於清虜。可這逆子,竟然佯稱去援廣東之際,在南澳島發動兵變,不僅襲殺延平總兵紀世良,還“拐帶”火器營及其他各鎮兵馬六千餘,大小船隻兩百多艘。隨後,更是領兵奪取了台灣,讓自己顏麵無存。

待去年十二月,鄭芝龍又宣告反正歸明,並派人通知長子回返福建,以聚實力,卻遭到鄭森拒絕,依舊占據台灣,並大肆清洗鄭芝龍派駐的親信將領和官員,禮送回福建。這般情形,竟然是想著以台灣為據點,舟師襲擾清虜沿海、沿江城埠,借機發展壯大個人勢力,同時還做出一副為永初朝廷忠臣孝子模樣。

雖然自己的心腹幕僚建議,任由鄭森在外發展,仿三國諸葛世家,為鄭氏多留一條出路。但這個逆子,竟然絲毫不顧父子之情,不僅對自己不假於顏色,還頻頻勾連福建鎮水陸兩師官員將領,招攬至其麾下,借此發展自己的勢力。

聽說,這個逆子如今已經擁兵一萬六千餘,除了占據台灣,還在瓊州府占據了幾處據點,被永初帝封為靖武侯,榮耀之極。

“我們聚兵往攻餘杭蘇鬆,會不會被潮州府的高一功、袁宗地等人所乘,襲了我們漳州和泉州?”鄭芝龍擔心地問道。

“應該不會。”施福想了想,搖頭說道:“齊國人會約束高一功等人,不得妄來。另外,施琅領三千人駐龍海,也足以保漳州無憂。”

“既如此,那就集聚大軍,先行奪占杭州,再攻蘇鬆。”鄭芝龍狠聲說道:“即使最後我福建鎮無法據有上述府縣,但也要將其搜刮一空,盡數轉移至福州,以增我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