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齊軍沿紅河而來,攻至城下,麵對的就是官長門。本來此處紅河邊有一座水寨,但因為得知有敵軍乘船沿河而上,水寨中的安南官兵大部已乘船東去阻擊敵人船隊,幾無守兵,被一營自救軍攻破寨門,然後放了一把火,將整個官長門外映照的通亮。
當日夜裏四點多,沿紅河而上的齊國船隊抵達升龍城碼頭,許多船隻的船身和帆上皆有損壞的痕跡,想是經過了一番激烈的江麵上戰鬥。
為了明日天亮後第一時間就對升龍城發起進攻,趕到水師官兵們不顧疲勞,連夜將船上的十餘門火炮卸載下來,然後喊著號子,拖拽至臨時營地中。
城中的安南守軍看著城外齊軍燈火通明且又喧囂熱鬧的營寨,驚疑不定,不斷將此間消息報於城中清都王,言,賊軍似有連夜攻城之舉,請調禁衛軍和城中民壯登城協助防守。
天還未大亮,鄭梉便帶著一眾文武官員來到城頭,觀看城外來襲齊軍動向。
昨日傍晚城頭守軍將領回報,得知城外敵軍肯定不超過五千人,鄭梉先是驚愕,繼而是羞惱,我堂堂大黎朝,數百萬人口,帶甲並十餘萬,竟然讓一個遠在萬裏之外的番邦小國打到京城來了。這是對我大黎朝是何等的羞辱!
雖然,數日前派出了四千餘軍兵至沿海府縣應對賊軍襲擾,但目前留守升龍城的兵馬尚有五千,而且又據有堅固城防,鄭梉是不相信對方僅憑借四千多人,就能攻下這座規模巨大的城市。隻要城中軍民上下一心,守的四五天,附近州府軍鎮的兵馬自然就會雲集此處,將這些不自量力的賊軍盡數殲滅於城下。
透過晨曦間微弱的亮光,鄭梉隱隱約約看到城外的齊軍營地顯得異常安靜,營門外十幾堆巨大的篝火似乎即將燃盡,發出微弱的煙火,而且還看不到有值守的士兵,仿佛折騰了半夜的賊軍,又都陷入了沉睡當中。
鄭梉見此情形,遂命人出城查探一番賊軍動靜。
然後,一百餘安南士卒潛行至齊軍營地外的壕溝處時,就被四下零星響起的火銃當場射殺十數個,剩下的很快狼狽逃回城中。
雖然距離遠,看不真切城外賊軍是如何反擊的,但通過火銃聲音來判斷,對方竟然不是整齊的火銃排射,而是很分散的火銃射擊。這讓安南上下驚訝萬分,城外賊軍的火銃射擊精度有這麼高?
隨著日頭的升起,以及零星火槍射擊聲,齊軍營地也慢慢蘇醒過來。
一隊鄉兵越過營地外臨時挖掘的壕溝,前出兩百多米,然後排成緊密的射擊陣列。隨後,不斷地隊列從營中湧出,將那列單薄的軍陣逐漸變得厚實。
在城頭安南守軍的注視下,齊軍陣列交替著向前滾動推進,隊伍後麵赫然還跟著十餘門火炮,緩慢而堅定地往升龍城而來。
“賊軍傾巢出動,是想對我升龍城發起傾力一擊嗎?”鄭梉難以置信地看著城外齊軍慢慢逼近城牆,擺出一副絲毫不做任何試探,即行全力攻城的架勢。
要知道,升龍城乃安南最為廣大的城市,大黎朝的京城,人口十餘萬,城牆周長二十餘裏,外麵的賊軍區區數千人就想攻破這座城池?
這未免有些托大了點吧!
其實,作為安南的京城—升龍城,在數百年的曆史中,曾被外來勢力數次攻破,就不說北方的強大王朝不僅幾次攻破過這座城池,數度滅亡安南政權。就是南邊弱小的占城,也有攻占升龍城的紀錄,在14世紀末期,占婆君主製蓬峨就曾趁著當時越南陳朝末年國力衰弱時,三度攻陷這座安南人引以為傲的大城,並飽掠而歸。
如今,一支來自萬裏之外的番邦小國軍隊,又來到升龍城下,試圖也想攻破這座象征安南人雄霸中南地區的大埠雄城。
“開始吧!”牛虎看著前方的升龍城,然後深吸一口氣,沉聲命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