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轉大紡車的傳動機構由兩個部分組成,一是傳動錠子,二是傳動紗框,用來完成加撚和卷繞紗條的工作。工作機與發動機之間的傳動,則由導輪與皮弦等組成。按照一定的比例安裝並使用這些部件,可做到“弦隨輪轉,眾機皆動,上下相應,緩急相宜”。
工具機即加撚卷繞機構,由車架、錠子、導紗棒和紗框等構成。為了使各紗條在加撚卷繞過程中不致相互糾纏,在車架前麵還裝置了32枚小鐵叉,用以“分勒績條”,同時還可使紗條成型良好,作用與繰車上的橫動導絲杆相同。
經過一番試驗,這台水轉大紡車的工具機所達到的工藝技術水平,應該達到或者超過了18世紀後期英國工業革命時代紡紗機器中的工具機。要知道,那個著名的“珍妮”紡紗機最初僅擁有8個紗錠,後來才增至12一18個紗錠;漢洲製造的這台大紡車卻擁有36個紗錠。“珍妮”機僅可靠人力驅動,而大紡車卻可以水力、畜力或人力為動力。它的工作性能運行過程中表現頗佳,工作效率甚高。
據悉,此時的四川城都地區,都江堰下遊沿著所置的數量眾多的水力紡紗機,也是根據即王禎《農書》所載的水轉大紡車或其相似物生產建造出來的。
--------------------------
雖然在威海,政府官員和農事處的屬吏們大力宣揚和推進棉紡織行業的發展,但幾年前仍舊饑餓狀態的威海移民來說,在自己的土地上種植棉花,總覺得不如種植一些能填飽肚子的糧食要重要一點。
石板村的村長兼鄉兵小隊長胡寬蹲在地頭,一臉憤懣地看著對麵同樣蹲在地頭的孔祥林,半響不說話。
“老胡,我知道你是好心。但我總覺得地裏種上一半的棉花,心裏不踏實。”孔祥林醞釀了好半天才說道:“咱們都是在大明餓過肚子的,那種餓的滋味,你恐怕一輩子也忘不掉吧。我自己的地,就是想要多種些糧食,不好嗎?”
“你有四十畝地,除了去年耕種過的要休耕。剩下的三十畝,你全都種糧食,你吃的完嗎?就算你把糧食賣給鄉裏頭,能賺幾個銀錢。”胡寬說道:“你也知道,縣裏的官員說了,棉花的價格要比糧食高出一截,而且咱們這裏的氣候也適宜種棉花。到了年底,多賣些銀錢,你也可以早點將官府的欠債還了不是?”
“銀錢再多,沒了糧食一樣餓肚子。”孔祥林說道。
“哪會沒糧食?”胡寬說道:“聽說威遠堡和新鄉堡那邊的糧食種植麵積都擴大了許多,到時候,生產的糧食一船一船的給我們拉來,撐不死你!再說了,我們威海的農田也不都是種了棉花,不是還有一小半種了糧食嘛。”
“那兩個地方距離咱們威海如此遠,要是被荷蘭人給堵在家門口了,糧食運不出來咋辦?而且,不是聽城裏的人說了嘛,下個月會分來許多大明的移民過來,這又多了許多張口要吃飯。……反正,我決定了,我的地裏全都種上糧食,哦,還有大豆。”
胡寬有些無奈地看著孔祥林,搖搖頭,說道:“那就隨你吧。我隻是覺得,咱們是一塊從淮北過來的,還是一個縣裏的老鄉,大家該互相照應一下。城裏的大人們說要栽種棉花,那是肯定不會錯的,到時候,你屋裏想買什麼東西的時候,我看你是如何去拿一堆糧食去換回來。”
威海縣的王振良將新開辟的一萬多畝耕地,全部計劃種植棉花,由仍處於屯墾服務期的各個鄉屯的移民打理。至於那些已經分配土地的農人,縣政府鼓勵將其所屬的田地中一半耕地也辟為棉田。屆時,棉花收購的時候,威海棉紡廠將直接進行貨幣收購,而且價格也比糧食收購價高出一大截,以此提振農人種植棉花的積極性。
在漢洲民政府的整體農業規劃當中,威海以及新建的南方數個沿海拓殖點,都將種植棉花,為漢洲的棉紡織行業發展提供足夠多的原料。至於該地區存在的糧食缺口,自然要由威遠和新鄉兩地來填補。
不過,對於一些餓過肚子的移民來說,威海縣政府的鼓勵和指導,仍舊讓他們心裏存了些許疑慮。再加之幾個月前,本土和新鄉堡被荷蘭戰船封鎖,以至於威海差點發生缺糧的現象,更是讓那些分了地農人不敢將所屬土地種上一半的棉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