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理想遠大(1 / 2)

大帳之中,黃世信看著站出來的李鈺,知道他這次很丟人,估計是不願在眾人麵前念那丟人的心得,便苦口婆心道:

“你們可能想,這樣做有啥子意義?其實,很有意義,我們現在麵對的是土賊流寇,後麵是不是就要麵對張獻忠、李自成,甚至打關外進來的建奴?”

“不可能吧,建奴在遼東啊,怎麼可能殺到我們這個地方來。”

聽他這麼說,懶洋洋的黃世禮握住了紅蔓搭在肩頭的小手,詫異地反問,在川人眼中,建奴遠在天邊,就和以前的瓦剌、韃靼一樣,至多是入關搶掠一番,而且搶的都是北方人,和他們這些四川土著沒有半毛錢關係,對地大物博的大明朝來說,建奴也就是疥癬之疾,不足為懼;就連李自成、張獻忠這些近在咫尺的家夥,他們也認為不太可能二次入川,四川又不像其他地方,四周都是天險,隻要把住隘口,闖獻瘋了才會來入川就食。

帳中營官們都無法置信地議論起來,黃世信見他們這麼短視,一拍麵前的案幾,站起來大聲道:

“本縣講過很多次,我們不僅僅是保家,還要衛國,哪個說的我們以後不會和建奴交戰,他們要是再入關,就絕對不是隻搶人口錢糧了,這大明的大好河山難道就勾不起建奴的貪念,到時候他們打完北方,再看到巴蜀這天府之國,你以為那些野蠻之輩不會起了歹毒心腸?”

賬外偷聽的雷應奇聽得心中一震,身子僵在了原處,他老父親就是死在了渾河之戰中,對關外的建奴他是恨之入骨,但隔了千山萬水,向往自由灑脫的他又不願意去遼東給那些軍頭當狗,他沒想到在四川安逸慣了的一名小小知縣竟然已經考慮地這麼長遠,已經想到了與萬裏之外的建奴作戰的將來。

這眼光,好長遠,好宏大,好有想法。

“哎呀四哥,建奴遠在天邊,從天啟年間就進來搶東西,這都二十多年了他們也沒打進來過,我看你是杞人憂天咯。”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再說了,小魚兒你就甘心一輩子當個鄉勇營官?本縣,黃世信,是不甘心的,小小一個知縣能幹啥子,方圓不過百餘裏,好比小床躺巨漢,你我手腳都施展不開,何談高臥?本縣日後要當知府、巡撫、總督,甚至當首輔,到時候本縣讓小魚兒你去當遼東督師,你準備拿啥子去和建奴拚?”

賬外的雷應奇聽得倒吸一口冷氣,暗歎此子誌向竟然如此遠大,簡直讓人驚懼,而帳中之人與他差不了多少,這是黃世信第一次當著眾人的麵明確說出了將來的規劃,這種野心勃勃的夢想鑽入眾人耳中,炸的有點知足常樂的眾人心肝發抖。

當督師啊!李鈺癡傻地坐在一個馬紮上,完全沒想過自己也有可能成為洪承疇那種角色的一步,他以為自己能在川中混個遊擊、參將就算頂天了,從沒奢望著當個總兵直流,現在被黃世信提出讓他當遼東督師,總覽一方軍務,他就雙眼迷離,腦海中幻想著自己當上督師,手掌尚方寶劍,下方站著一幹文武,手底下更是雄兵百萬,站在城頭上揮斥方遒的場麵。

在座的文武都眼睛發紅,心底發燙,若是能將黃世信送到當朝首富的那個位置上去,他們這些一起打拚出來的文武還不各個都是什麼總督、巡撫之類,最差也能混個什麼漕運、鹽務、織造局、市舶司之類的肥差吧?

而坐在黃世信身旁的徐元昭則想的更多,若是能讓黃世信當上首輔,那黃世信一定會大力提拔親戚鄉黨同窗好友,那麼他徐元昭也不是不能當個次輔什麼的玩玩,那李崇古、丁奇昌之流是不是也能當個閣臣,出將入相的好不熱鬧,到時候朝堂上下都是黃黨一派,那黃世信未必不能重現嚴嵩、張居正、魏忠賢時期的盛況。

而且黃世信這個家夥很有成為曹操的潛質,到時候挾天子以令諸侯,等他死了,他兒子再繼位,逼迫崇禎的兒子們退位,徐元昭一想到這裏,連忙給自己在魏國中找定位,郭嘉,他不想那麼早死;荀彧,他沒他那麼忠於漢室,也沒他那麼傻;荀攸或者鍾繇,好糾結啊,當哪個才好?

一想到自己將來可能會成為權傾朝野的黃黨骨幹,李崇古、丁奇昌之輩讀書人就怔怔地看著黃世信,就連那四個紹興來的師爺也是眼神火辣,他們這些絕了登龍門之路心思的人心中隻有一個念想,找個好東主,忠心侍奉上幾年,再通過東主的關係走後門出去當個縣裏佐二官,靠著政績和經曆朝上爬,最後落個知縣致仕的好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