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乾隆重器(2 / 2)

而且乾隆皇帝本身熱愛瓷器,所以甚至直接幹預禦窯燒瓷器,部分粉彩器的用途,行體,花紋等常有禦旨,製作前須進呈木樣,審定後才交景德鎮壓燒造成,器物款式,配襯紋飾以及題詩等在馬事檔中均有記載,如此嚴格乃至苛刻的要求使得乾隆瓷器至始至終均保持著精良,優越的品質,無可挑剔。

這一件胭脂紅地粉彩瓶,色彩豐富美豔,以瓷代紙,借釉為墨,凡能用之彩,能施之色,無不用之,施彩鮮豔嬌嫩,勻透純淨,墨線相勒,莊嚴肅穆,宏偉高大,更可貴的是瓶體如此龐大,仍呈色穩定,色彩飽和,造型規整,毫無變形。

此器一出,宛如鎮國之寶一般,讓所有人連呼吸都不敢呼吸一下,全都被這瓷器給震住了。

如此美態,宛如絕色天女,直讓人連眼睛都不敢眨一下,評委們也都紛紛的站了起來,快步走到前麵來,仔細的欣賞著這件精美絕倫的瓷器。

紀小帆忍不住小聲說道:“趙大哥,這件瓷器太完美了,隻怕價格能夠超過一千五百萬啊”

景瑤也不由得捏了把汗道:“沒想到童冬陽竟然能拿出這樣的藏品來,這隨便放在哪個博物館也可以當作鎮館之寶了啊,這可該怎麼辦呢?”

趙卓卻是不慌不忙的笑道:“你們放心吧,一山還有一山高,這件瓷器確實不賴,不過我要拿出來的東西卻絕對不會比他差。”

二人不由都吃了一驚,不知道趙卓為什麼這麼有信心,上次他拿出一件汝窯瓷來,確實讓所有人都大開了一下眼界,一千五百萬的價格也算是名至實歸。

但是這一件乾隆瓷器明顯的有一爭高低的意思,趙卓口中所謂的殺手鐧莫非還沒有出現嗎?

二人心頭犯著嘀咕,越覺得趙卓高深莫測得很,有種讓人看不透的感覺。

經過評委們緊張的揣測之後,最終給出了一千九百萬的高價

這個價格一出來,頓時讓場麵沸騰不已,童冬陽的臉上也笑開了花,這樣一下來,除非趙卓拿出來的瓷器能夠值上兩千萬,那麼便必敗無已,然而趙卓上次拿出汝窯瓷已是強弩之末,如今又怎麼可能拿出更高價格的東西來呢?

童冬陽顯得異常的得意,雖然結局未定,但是早已認定趙卓是失敗而歸了,到時候隻要在他麵前將那金廂鶴頂杯砸掉,到時候看看他那無力的表情不知道有多痛快。

童冬陽隻差沒有大笑出聲,他壓抑著興奮,故作平靜的走下台去,而這兩千萬的高價也為他贏來了滿堂彩。

之後的參賽者所拿出來的藏品紛紛黯然失色,別說這接近兩千萬的高價,就算能夠達到一千萬的也沒有,這其中一千萬的差距可謂巨大。

有幾個很有實力的收藏家所拿出來的瓷器也僅僅是達到七八百萬的高度,但是離一千萬都頗有差距。

沒過多久,便到了方右銘出場,方右銘所拿出來的東西初看並不起眼,是一件青花雙耳扁瓶。

扁瓶的瓶身呈梅花形,青花很隨意的勾勒出周邊的紋路,在瓶身開窗中勾畫著一隻鳳凰,整副畫麵頗有幾分孩童情調,卻又顯出自然飄逸之感來。

在鳳頭之上,寫著“大明宣德年製”的字樣來,其瓶口也呈梅花型,瓶口為兩條飛蛇,渾身染著青花料。

其造型頗為別致,並不是常見的瓷器,其造型豐滿渾厚,古樸圓潤,總體線條相當柔和,給人一種質樸而莊重之感。

再看胎體,相當的精細厚重,其青色濃豔,光從青料上看,應該是采用的進口青料蘇麻離青。

再看紋飾,充滿了寫意的色彩,既豪放生動,又充滿童趣,讓人越看越有味道。

知識豐富的鑒定師細細看來,便可以判斷出這應該是明朝時期的瓷器,明朝瓷器,景德鎮占據了全國的主要市場,所以最具有時代特點的也就是景德鎮的瓷器,而景德鎮又以青花瓷為主。

這件青花瓷器看起來除了造型奇特外,並沒有什麼吸引人的地方,但是瓷器如茶,便重在一個品字,除看無常,但是越看越有味道,尤其是那畫中的鳳凰,飄然欲飛,蠢蠢欲動,活靈活現,足見匠師的手段之高超,非常人所能及。

方右銘顯然也知道這件瓷器的價值,所以不慌不忙的將其對準攝影機,展示給所有的人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