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原始青瓷賽(2 / 2)

紀淵含笑道:“對,這罐子是現代的仿品,真正的三國原始瓷器的釉乃是用石灰石加粘土配製而成的,在氧化氣氛中燒成,而且其造型都是仿當時的青銅器的。這一件瓷器的釉色上太過鮮明了一些,暗處看還好,這放到明處細看之下便會看出個蹊蹺來。”

雖然趙卓身邊所坐的隻有幾個人,但是卻可謂是會場裏最重量級的人物,包括兩個博物館館長和一個一級鑒定師,還有個大學教授,所說的每一句話都足已為參賽的瓷器下定論。

果然,很快的,這一件瓷器卻被評委判斷為是現代製作的贗品,那小夥大失所望,悻悻的聳了聳肩,帶著罐子便離開了。

接著第二個上台的,是一個戴著黑色眼鏡的中年男子,短發,圓臉,穿得很樸素,抱著的木箱並不大,明顯裏麵裝著是一個小件物品。

待到箱子打開之後,便見到乃是一件青瓷虎子。

此瓷器呈臥虎形,虎頭高昂,嘴部張開成圓口形,器身部有線條紋及圓形戳印紋,象征虎的皮毛,腰部飾弦紋兩道,胸前飾弦紋三道。四足屈跪腹下,虎尾上翹至頸部形成提梁,看起來惟妙惟肖。

觀眾席上頓時議論紛紛起來,瓶子罐子杯子之類的瓷器大家是見多了,但是很多人對於這虎子造型還是第一次見到,但是會場觀眾中也有不少知識豐富的人,便告訴不懂的人,所謂虎子便是夜壺,頓時引得場內一陣笑聲。

虎子是在東漢時期出現,在兩晉時期十分盛行,六朝時常用於隨葬,其用途有兩說,一說是盥洗用器,一說是夜壺,當然後麵一種解釋更為廣泛一些。

至於其命名也有著傳說,相傳,西漢時飛將軍李廣善騎射,他一聽說哪兒出現老虎,就常常要親自去射殺。為了表示對猛虎的蔑視,李廣命人鑄成虎形的溺具,這就是“虎子”名稱的由來。

其實象虎子非虎這種事情在古代十分常見,比如古代的床並非是簡單的寢具,還可以是簡易的坐具,在春秋以前,人們在床上擺放“案”,寫字、讀書、飲食、會客都在床上。直到唐代出現桌椅後,人們的起居飲食有了獨立的空間,床才逐漸由一種多功能家具轉變成專供睡臥的家具。

比起觀眾席的眾人都探討著虎子用途,而覺得新奇有趣的時候,圈內人所注重的則是這件青瓷是否是真品。

這一件虎子的外形雖然依舊古樸粗獷,但是明顯有著一些精致之處,其通體施青釉,略泛青綠色,質感以目力來看頗為圓潤。

因為虎子造型本就是兩漢時期產生,所以這件瓷器也肯定隻兩漢及以後的產物。

紀淵饒有興趣的問道:“小帆,你給我說說,這件瓷器是否是真品?”

見到爺爺要考自己,紀小帆很快的接口道:“這件瓷器應該是西晉時期的真品,看胎體為褐色胎,紋飾追求華麗,而且局部所使用的紋路也是西晉時期常用的紋路,如果能夠摸一摸,我就能更加的確定。”

紀淵不由微微頷首,朝著趙卓笑道:“小卓,你看出了什麼?”

趙卓嗬嗬笑道:“我和小帆的意見一樣,的確是西晉真品,不過,我要加一句,這乃是西晉越窯出品之物。”

所謂越窯,乃是在東漢時期便已經創立的窯口,乃是當時中華古代南方最重要的青瓷窯之一,其經曆三國、兩晉、南朝、唐,一直到宋,延續千餘年之久。

紀小帆不由吃驚道:“這是越窯器?”

趙卓頷首笑道:“這件瓷器無論從其厚胎、色澤釉層還是裝飾的精致繁複上來看,都是典型的越窯瓷器。”

紀淵則是拂須笑道:“小帆,你還得跟你趙大哥多學習學習啊。這看不看出的窯口可就決定這件瓷器的價值了,若隻是西晉時期一件普通的青瓷虎子,也不過兩三千,但是若是越窯出土的,那價格可要翻上十幾翻,怎麼說也得三四萬吧。”

紀小帆不由深深信服,受教的點點頭。

崔世煙在一邊嘿嘿笑道:“師弟的眼力真是越來越毒辣了,我還是揣測,你就一口下定論了。”

景瑤的眼中不由得流露出欣賞之色來,也沒過多少天,趙卓已變得越來越高深莫測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