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第一場落幕(1 / 2)

第五十四章第一場落幕

一個評委上了台,其他幾個評委也都按捺不住好奇心,紛紛走上台來,近距離的鑒定著這件人物瓶。

如果的確是仿品,價值那也是好幾百萬的東西,但若是真品的話,便更是不得了的天價之物,但是無論是哪一種,都引得全場人的議論和關注。

無論是普通的觀眾還是參賽者,都在討論著,就算是張之洞的釉裏紅方瓶被評估出7百萬的高價時,也沒有這麼的熱鬧。

趙卓安閑的站在瓷瓶前,含笑看著幾位評委,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最終瓷器終於被認定為,乃是施德之仿造的琺琅彩瓷瓶。

雖然施德之的仿造品確實在各方麵都象極了真正的琺琅彩,但是,仿品並未采用進口彩料,所以有一些部分乃是以粉彩的方式來仿製琺琅彩的效果,因此相對釉層稀薄,且施彩不均。

而且,瓶身上的人物畫乃是采用中華傳統的水墨畫技法,和清代琺琅彩的油畫技法頗有區別。

所以,雖然不少人都沒有見過真正的琺琅彩,但是在這些相關知識的牽引之下,最終還是得出了正確的結論。

待到評委給出乃是民國時期仿品之時,觀眾席上不由得響起一片惋惜之聲來,而這件瓷器的最終定價也隻有四百六十萬,比起最高價的七百萬來差了兩百四十萬。

不過趙卓一點都不擔心,實際上他給這件瓷器的估價僅為四百萬,沒想到評委還多估了六十萬呢。

趙卓的入場號本來就排在後麵,自他上場之後,便隻有十幾個參賽者,眾人依次上場,所拿出來的瓷器也不乏有精品,但是價格已經難以和七百萬抗衡。

最終,第一場比賽結束的時候,以童冬陽的張之洞釉裏紅方瓶以七百萬的高價摘得第一場的第一名,童其州的慈禧禦用青龍瓶以六百二十萬得到第二名,方右銘的光緒帝禦用筆筒以五百萬得到了第三名。

比賽結束之後,參賽者們都從專用的走廊離開,當趙卓抱著木箱子正待離開的時候,一個身材發福的商人從前排的位置匆匆趕過來,開口就想要買下這件仿琺琅彩瓷器,他這麼一說,周圍又有好幾個商人趕過來,幾句話的工夫,這件瓷器的價格就飆到了五百來萬。

趙卓心裏很明白,這件仿琺琅彩瓷器若是上了拍賣行,其價格也差不多五百萬出頭的樣子,他雖然還有收藏瓷器的意思,不過這幾件參賽用瓷都是耗費了很大心血才淘到手的,便一點出售的意思,婉言謝絕了眾人。

不止是趙卓,實際上退場的時候,已經有不少的商人打起了各個參賽者瓷器的主意,有的參賽者有賣的興趣,便約個時間約個地點好好的談一談。

但是曾經參加過鬥瓷節的老參賽者,都知道六場比賽結束之後是有一個拍賣大會的,到時候凡是有拍賣意圖的參賽者都可以將物品拿去拍賣,而且拍賣的價格往往比拍賣會還要高。

不為別的,畢竟鬥瓷節這種比賽還是非常有檔次的,在這種比賽中出現的用瓷,經過了專家評委的金口點評,自然和拍賣行裏自己看自己選的瓷器就不一樣了,就好象是海外回流的古玩一樣,鍍了一層金。

所以,不少人都婉言拒絕,一心等到拍賣大會時再拿出來拍賣。

回到車上之後,紀淵便不由稱讚道:“小卓,你這件仿琺琅彩可算是驚豔啊,一出來便將其他瓷器的風采全都壓了下去。”

紀元在一邊笑道:“不過若是真的琺琅彩,那可就厲害了,對了,我聽小帆說,你也要參加六場,第六場該不會是真的琺琅彩吧?”

紀小帆嘿嘿笑道:“若真是琺琅彩,那就此一件便能贏了全賽獎,到時候看童冬陽的臉色究竟會是什麼樣,他再想打金廂鶴頂杯的主意也沒有可能了”

這話一落下,紀小帆才發現自己說漏嘴了。

紀淵聽得一揚眉道:“金廂鶴頂杯?你說的是明朝權臣嚴嵩的那頂金廂鶴頂杯?”

紀小帆不由朝著趙卓望了過去,趙卓見到他說漏嘴,也知道瞞不過,便點點頭道:“紀爺爺真是知識廣博,就是嚴嵩的金廂鶴頂杯。”

紀淵不由希奇道:“聽小帆的口氣,莫非小卓你竟找到了這珍稀的寶貝?”

趙卓便將認識盧兆峰,受其委托前往盧家鑒寶,遇到童冬陽童費宇的時候講了一遍,聽到趙卓說完這一切,紀元不由唏噓不已的道:“我倒也聽說過嚴嵩的這件寶貝,隻是沒有料到竟然是一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