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越看得仔細,越容易被那種質樸大方的氣度所吸引,而且,那條青龍也越看越象活物一般,可謂是騰雲駕霧,隨時能夠飛天而起。
不止是觀眾席上的人,就連評委們也因為分辨這是否真正的康熙瓷器而被這造型畫麵所吸引,一個個嘖嘖稱奇。
趙卓仔細分辨了一陣,終於恍然大悟,失笑道:“原來是光緒年間的仿品。”
“光緒年間的仿品?”紀小帆一頭霧水的希奇道。
趙卓微微一笑道:“光緒年間的官窯出現過難得的複興景象,從而也帶動了民窯的短暫複蘇,此時由於外銷仿古瓷的興盛,無論官窯或民窯,複古之風又起,尤其以仿清三代瓷器最多、也仿得最好。其中又以仿康熙青花最為出色,有的幾可達到亂真的程度,不過,若是仔細分辨之後,也能夠找到裏麵細微的差別,其一便是釉層。”
紀小帆連忙把目光凝聚在那青花瓶的釉層之上,眯起眼看了一陣,突而眼一亮道:“好象白色的釉層上帶著一些閃青之色。”
趙卓點頭道:“不錯,這件瓷器的釉層看起來頗為稀薄,而且白色中帶著一些閃青之色,似乎胎質和釉色結合得不甚緊密。而真正的康熙青花瓷不僅胎質厚重,而且釉質堅硬,胎釉緊密一體,給人一種剔透堅硬的玉質感。”
紀小帆受教的點點頭,趙卓繼續說道:“再仔細看那青花之色,康熙時代的青花瓷器色料都是緊貼胎骨,發色清翠欲滴,色階分明,甚至是在一筆中也能分出不同濃淡的筆韻,素有青花五彩之稱,然而光緒年間的青花瓷漂浮不夠沉穩,甚至浮於釉麵之上,雖然呈色種類頗多,但是卻無法達到真正康熙年間色彩上的那種韻味。”
說到這裏,他又微微一笑道:“除此之外,還有繪畫的風格,康熙年間的畫風大多繪工細膩,用筆纖細,輪廓線條精細,然而光緒年間的青花瓷器,其畫風工細和粗放並存,所以仔細看那條青龍,乍看細膩無比,實則有種粗獷大氣之風呢。”
紀小帆聽得欽佩無比的道:“趙大哥的眼力真的太厲害了,就這麼一看,也能夠分辨出明顯的…區別呢。”
趙卓含笑道:“但凡是仿品,總有漏洞之處,隻要仔細看總能分辨出來。”
紀小帆思忖道:“既然是光緒年間的仿品,那麼價值肯定比不上真正康熙年間這樣的瓷器了,不過我看這件瓷器也頗有些官窯的色彩,但是價格上恐怕遠遠比不上張之洞的那件釉裏紅方瓶吧?”
趙卓卻微微搖頭道:“你看童其州神情淡定,一點都沒有異樣,若是我估計沒錯,此人估計還有後招。”
紀小帆不由得一驚道:“你是說那底部又有驚人的款識?”
這話剛說完,童其州已經把這件瓷器翻到底部,這底部一露來,便立刻引得眾人一陣陣驚訝之聲,隻見那底部居然的款識居然是“儲秀宮製”四個字。
儲秀宮是什麼地方,那可是皇宮裏的地方呢,而且,普通的官窯製品一般署款也都是落成光緒年款,而署成這樣專門某個宮的,那就一定是給予某個貴妃或者皇後娘娘使用之物,而知識廣博的人則立刻明白過來,這乃是專供給慈禧太後使用的瓷器呢。
光緒皇帝即位之後,曾經勵精圖治,使景德鎮官窯在前朝恢複的基礎上出現了飛躍性的發展,生產出一大批精美之器。尤其是在光緒十年、二十年、三十年時,分別為慈禧太後的五十、六十和七十大壽而製作了大批用於慶典和賞賜的瓷器。
這些瓷器更是工藝精湛,無論胎、釉、彩的製作水平,都達到了鹹豐、同治以來的最高水平。而光緒官窯瓷器中,除光緒年款的器物外,還有一批署“大雅齋”、“儲秀宮製”、“長春宮製”、“坤寧宮製”款的瓷器,製作精美,是專供慈禧太後使用的。
毫無疑問的是,這一件青龍瓷瓶顯然就是這一批瓷器之中一件,其數量雖不算少,但是能夠保存到至今而且完好,足見珍貴了。
一旦得知這件瓷器乃是慈禧太後所用過的,全場又頓時沸騰起來,直道這一百塊入場票花得太值得了,沒想到先見了張之洞的用瓷,現在居然又見到了慈禧太後的用瓷,簡直就是大開了眼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