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龍爭虎鬥(2 / 2)

趙卓記憶群,過目不忘,見到這五色玉石便有種似曾相識的感覺,他細細的回想起來,拍賣行的資料一頁頁的腦海裏迅的翻過,大概五分鍾之後,他還真把這玉雕給找到了。

二十年前在國外的一場拍賣會上曾出現過一件五色巧雲爐樓玉雕,被國內買家以5oo萬的價格買回,五年之後,在北方某省市的拍賣會上以6oo萬的高價賣出。

那一件玉雕和現在這件完全是一模一樣,因為拍賣行資料上關於拍賣品有著各個方位的拍攝,趙卓將其一對比,便知道兩件是同一件東西。

自從擁有過目不忘的能力之後,趙卓的腦袋就象裝著一個圖書館,偶爾休息的時候閉上眼睛便能隨便抽一冊出來翻翻,前不久恰好就在一側拍賣圖冊上看到過這玉雕,因為這五色玉稀罕,所以他就稍稍留意了一下,不想在這裏碰上了。

趙卓便第一個寫上了答案,過了兩分鍾之後,蘇雲翰也寫了上去,雖然沒有限定時間,但是兩人都答完了,這給予了慕容不小的壓力。

慕容尋暗吸了口氣,耐著性子認真的鑒別著,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他額頭上的汗也不時的滲透出來,當廳裏所有人的目光全部聚集在一個人的身上時,無形的壓力也考驗著心理的能力。

足足等了十多分鍾後,慕容尋才終於現了什麼,匆匆在答題板上寫下答案。

三人答案出具,全都認出是唐代真品,價格5oo萬以上,不過在實力上卻已經漸漸的拉開了差距。兩場下來,趙卓每次都是第一個寫上答案,蘇雲翰緊隨其後,而慕容尋卻顯然落後了一大截。

在會所裏觀戰的除了會員嘉賓,還有很多已經退場的鑒定師。眾人也早已拾起心情,在這樣較量實力的戰事中落敗,其實並沒有什麼可恥的,輸的是知識,但是敢於戰鬥過的尊嚴依舊留在臉上。

在三人鑒定玉器的時候,鑒定師同樣也在鑒定,但是往往是三人答案公布之後都沒有摸出頭緒,而這時眾人才恍然大悟,失敗絕非偶然,這三人所具備的實力遠在自己之上。

第三件玉器一拿上來,趙卓便暗道了聲不好,隻看這雕工便感覺得到象是晚清時期的作品,而那個時候的知識是他最缺乏的。

雖然前幾場也都出現過晚清時期的作品,但是能夠放到第四場來進行鑒定的,若是贗品那絕對是能糊弄過專家的。

他不由打起十二分的精神來,認真的端詳起這件玉器來。

這是一尊玉雕龍紋獸耳方尊,高有15厘米左右,該尊圓口,細頸,圓腹。獸耳和頸部繪製蟬紋,腹中刻以蟠螭紋,底雕刻著雲雷底紋,紋飾古樸莊重,器形和紋飾都仿自先秦青銅器。

最醒目的,是在腹部下方還刻有“大清光緒年製”六字三行篆書款。

似乎因為常年埋於地下,受到土中所含鉛鐵等金屬元素的長期侵蝕,方尊通體都已經生出了大量黑斑,幾乎占據了三分之二的部分,依稀可以分辨出本身玉色為黃色。

若隻是滿身黑斑倒也罷了,但是這方尊上居然有著凝潤的包漿,好似盤玩多年一般,一下子便增加了鑒別的難度。

所謂盤玩,是指將古玉進行把玩,以達到玉器脫胎通透的效果,一般分為慢盤、快盤和心盤。

慢盤又叫文盤,一般是將玉器佩戴在身上,用人氣養玉,使玉慢慢吐出原來在土中侵蝕進入的雜質,經過幾年甚至幾十年讓玉通透起來。

快盤又叫武盤,指的是用舊白布,時不時摩擦古玉使其熱,逐漸吐出於中雜質,甚至可以用水煮,後用棕刷猛擦,不過此種盤法如果掌握不好,容易傷玉。

心盤又叫意盤,算是盤玉的最高境界,一邊盤玩,一邊品味玉之文化、其紋飾,其刀工等等,即以心養玉。

通過盤玩並不一定會讓所有玉都通透,不過因為把玩汗液、分泌物的侵潤,則會使玉器表麵產生一層光潔潤澤的包漿。

如此一來,反卻掩蓋起一些人工偽造的痕跡。比如這黑斑,如果是贗品製成,一般墨亮油,然而這包漿同樣也會產生油脂,便增加了判斷的難度,而且要形成這麼潤澤的包漿,恐怕是經過多年把玩的。

趙卓可不敢掉意輕心,眯起眼仔細的辨別起來,這玉質乃是黃玉中的上品,色如新剝的熟栗子,俗稱“甘黃玉”。

再看這紋飾,顯然是模仿先秦時期的青銅器,雕工上層,唯有著黑斑頗有些難以辨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