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龍爭虎鬥
這時,左旭剛也已經讓工作人員將一個個木箱子搬到平台上,然後打開其中一個,抱出了一件頗有些分量的玉器。[www.UcTxt.Com]
待到這玉器放到桌上時,眾人都覺得眼前一亮。
這是一尊白玉鏤雕飛仙像,此尊高有4o多厘米,最寬處約莫2o多厘米,乃是由一塊完整的玉石雕刻而成。此玉質材頗似上等的羊脂白玉,其中還伴生著一些青色,但是雕刻師的雕工極妙,巧妙的將這些雜色和飛仙形象融合在了一起。
山腰之上幾個飛仙手持法器,繞山飛升,山腰以下,幾隻飛鳳展翅而形,這些飛鳳鳳眼細長,微呈三角型,是典型的宋代鳳眼,下部還有蓮花順著壁之紋路而展開,和鳳鳥相輔相成。
趙卓眯起眼細細看來,光是這雕工和造型便很有宋玉的風格。
宋朝是玉器展的黃金時代,達的經濟和政治使得金石學也得到突飛猛進的展,玉器不單單為帝王貴族所享用,同時也流入了市民手中,逐漸世俗化。
也正因為如此,宋玉不似唐代那般嬌豔,也不象明清那樣俗麗,而是透著一股質樸無華的情調。
所以曆來有評論,宋玉如宋畫,向來構圖生動巧妙,加上技法高,刀工繁簡得當,即簡練又傳神。
這尊飛仙像恰似一副畫卷,給人欲飛成仙之感。
再看這玉質,潤澤有光而無油脂,拂之溫潤而敦厚,是和田玉不假。
除了白色和青色之外,玉雕還有著一部分染上了一片血沁,色澤鮮豔奪目,和玉之白色區別分明,很象是少見的“糯米豆沙”。
所謂糯米豆沙,是出土玉血沁的一種。一般的血沁是因為玉器埋於墓穴之中,受屍血浸侵,逐年產生暗紅之色。而象這種局部染紅一片,紅色中又保留著白玉本色的部分,便稱為糯米豆沙,這種沁色一般隻出現在漢代、魏晉、南北朝及北宋的墓穴之中,而且是極少現,彌足珍貴。
趙卓細細看來幾遍,覺得都象真品,便問了問墨靈。
墨靈此時也差不多鑒定完畢,點點頭肯定了趙卓的判斷。
既然判斷為真品,斷代也是宋代無疑,那麼剩下的便是這白玉鏤雕飛仙像的價格了。
他眯起眼來,腦海裏一遍遍的搜索著各大拍賣行的拍賣記錄,找到類似的宋代玉雕進行對比。
宋代的玉雕如今在市場上也十分吃香,大件的、精品的價格足千萬,中上品的價格也百萬以上,一般品也是十幾萬。
新玉和古玉的價格在衡量上有所不同的,新玉是七分材質,三分刀工,而舊玉則是三分材質,七分刀工。
象這樣一尊玉雕,用料中雖然有部分羊脂玉,但是青雜色過多,隻能算是中等。雕工確實展現了宋代的風格,但是在傳神上還差了一些,不過那糯米豆沙的血沁卻是十分罕見難得。
所以趙卓想了想之後,便在答題板上寫下了自己的答案,宋代真品,價格為43o萬到5oo萬之間。
在他寫完之時,蘇雲翰也差不多剛寫好,時間僅過了八分鍾。
慕容尋卻還沒有鑒定完,他眯起眼拿著放大鏡認真的觀察著,又過了兩三分鍾之後這才做出了判斷。
接下來,左旭剛將三人的答案公布出來,三人的答案都是一致的,認為是宋代真品,價格也都在4oo萬以上。
評委席那邊,紀淵和柯雲也都給出了肯定的答案。
雖然隻是第一場較量,但是現場的氣氛絲毫沒有因此而放鬆,反而顯得更加緊張起來,這第一件玉器就是價值四百萬的貴重玉器,天知道後麵還會出現價格多高的?對廳裏眾人而言,這也是欣賞精品玉器的難得機會。
很快的,第二件玉器也搬了上來,趙卓一看這造型,這色澤,立刻覺得有點眼熟。
這是一塊巧雲爐樓玉雕,通體為2o厘米多高的玉石,雕刻成巧雲爐樓,雲彩冉冉升起,環繞著爐樓而成,即有淳樸天然之美,又有著一種巍巍壯觀之像。
更奇特的是,這玉石除了白色外,還有黑、赤、青、黃四種顏色,如果不識貨,隻會以為這是低廉的玉石材料,唯有經驗豐富的才分辨得出來,這乃是少見的五色玉。
一般情況下,玉石單純一種顏色,價格就會比較貴,但是象這種出自古代西域的五色玉,色澤雖多,但是非常美麗,價格比單色的玉反而更貴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