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還請殿下安心,李衛和工業司在東城建了個發電機工坊,為了推廣電力,他專門為工坊建了三台蒸汽機發電機組,整個工坊全部通了電,生產效率很高,能按時提供設備。”王崇說起李衛,不由露出佩服的神色。
這小子簡直是個拚命三郎。
整天不是在實驗室,便是在工坊。
他家給他說了房媳婦,他都沒時間洞房花燭。、
喝了交杯酒,聽說工坊電力線路故障,他爬起來就跑。
這事兒弄得研造院人人皆知。
“這就好。”趙煦點點頭,他對李衛也比較放心。
想到當年金屬子彈,機槍的生產都受到電力的限製,他道:“在大型火力電廠沒建成前,先在各個工坊廣泛推行蒸汽機發電組,為重要工坊供電。”
對他來說,這個蒸汽機發電組就相當於當代工廠裏的備用柴油發電機了。
在電力無法大規模輸送的過度階段,至少能應下急。
說了自行車和電力方麵的事,趙煦囑咐二人依照他給的科技規劃,按次序逐步攻克圖紙上的技術。
第二次工業革命的象征不僅僅是電力,還有伴隨出現的大量新技術。
這套技術他已經交給了研造院。
其中這套技術的核心是屈生負責的柴油,汽油等化工技術,內燃機,汽輪機等王崇負責的機械。
隻有把這些東西搞出來,大頌才能徹底拉開與西土之間的技術距離。
如同西土人當初依仗火槍火炮,碾壓新大陸土著一樣,碾壓他們。
而以此基礎,他才能構建大頌自己的全球體係。
不過他也清楚,隨著技術越來越複雜,即便是依照成熟的圖紙仿造,耗費的時間也會越來越長,畢竟機械越來越複雜了。
同時,這還要化工和其他行業一起進步以及技術人才的培養,無法一蹴而就。
但總得來說,即便是研造一項技術的時間延長了,也定然會比正常曆史軌跡要迅速。
需要十年,二十年發展的重大技術,或許研造院一年半載便可解決。
“臣等定竭盡全力,將新技術一項項實現。”王崇和屈生對視一眼,同聲向趙煦說道。
橡膠的事已經讓二人意識到化工和機械工業相互依存,無法獨立進步。
所以,現在研造院化學實驗室和物理實驗室人員每天晚上都會坐在一起商量技術難點,二者協力突破。
“本王等你們的好消息。”趙煦輕輕笑了笑。
說罷,他一蹬自行車,向研造院外而去。
徐烈嚇了一跳,忙呼喚侍衛,“跑起來,跟上,跟上。”
侍衛們立刻一溜煙消失了,徐烈使出全力才勉強追上自行車。
望向燕王輕鬆自在的神情,他心中不禁一陣嘖舌,把目光投向自行車。
暗道等自行車工坊建成,一定要先弄一輛過來嚐嚐鮮。
到時候就能像燕王一樣引的滿城側目。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筆趣閣手機版閱讀網址: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