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錯,車子騎起來很舒適。”
趙煦兜了三圈,在王崇和屈生麵前刹住車。
王崇和屈生這時方回過神來。
他們本想問燕王怎麼會騎自行車,但又默契地閉上了嘴。
比起會騎自行車,燕王懂得製造自行車似乎才更奇怪。
他們見怪不怪就行了。
“殿下,今後對自行車不必保密了吧?”王崇問道。
這段時間,從自行車的製造到試驗都是秘密進行的。
而在掌握自行車的騎乘技術後,他突然習慣了自行車的便利性,有些迫不及待想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自行車。
“保密?這個沒必要保密。”趙煦怔了一下,不由笑起來。
不過,這倒是不能怪二人過於小心。
因為研造院的保密措施十分嚴格,任何新成果沒有他的允許,是不可以對外暴露的。
王崇聞言一喜,“既然如此,臣便安心了,今後能騎自行車出行了。”
“那你就趕緊和工業司配合,讓自行車工坊上馬,至於這輛自行車,本王就笑納了。”趙煦嘿嘿一笑,騎著自行車又轉了一圈。
同時,他一個大膽的想法在他腦海中逐漸成形。
他要在軍中建立一隻自行車部隊。
近代1870年的普法戰爭期間,普魯士的傳令兵便開始使用自行車在戰場上傳遞軍令。
英國在同一時期組建了第一個自行車軍隊,在之後的南非布爾戰爭,美西戰爭中總是能利用高機動性,比其他步兵先一步抵達戰場。
即便是一戰而二戰期間,自行車也是廣泛用於戰爭,傘兵還出現了專門的折疊自行車,以在敵後迅速行動。
德國攜帶反坦克火箭筒的自行車部隊還催了蘇軍大量坦克。
即便時間到了當代,自行車在戰爭中依然也有不小的作用。
越南獨立戰爭中,他的國家支援了越南兩萬輛經過改造的自行車。
由於自行車能夠負重二百公斤到三百公斤,成為當時戰場上的運輸利器,將大量糧食和彈藥送到了前線,運輸效率提升了二三十倍。
最終幫助當時的越南遊擊隊擊敗了法國人。
這麼多例子在前。
趙煦自然不能不心動。
一個正常人騎行,一天能夠輕鬆行進一百五十公裏到二百公裏左右。
而稍微經過訓練的自行車選手能一天騎行三百公裏。
軍隊在戰爭的行進速度一下就提升了三倍。
最重要的是,自行車還可以負重。
也就是說,士兵不但可以充當戰鬥單位,還能同時充當運輸單位。
顯然,這對戰爭的效率提升的不是一點半點。
想到這,他不禁補充了一句,“一定要把自行車的產量提上來,你再和你父親商量下,設計一款軍隊專用的自行車。”
“是,殿下。”王崇聽到軍隊專用的自行車,先是愣了下,隨即反應過來,回答的幹脆利索。
他沒想到這,這自行車竟然也能給軍隊提供幫助。
穀</span> 這讓他不禁成就感暴漲。
說了籌建自行車工坊的事,趙煦說道,“本王剛剛從火電廠回來,工部的人明年夏季主體建築便可竣工,到時候你們的設備安裝能跟得上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