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在西寧王府呆到了日落才回去,晚上眾人用飯之後,她先拿出那一匣子信給自家父親還有林恪、林忱幾人傳閱一遍,眾人都安靜了。
屋子靜悄悄地沉默了半天,黛玉最先打破了這傷感的氣氛:“父親,郡王妃讓我日後常去府上做客,還說她家有幾個兒女跟我差不多大年紀,讓我們日後多親近親近。”
林恪抬頭看了看林如海,這個西寧王府,是不是同賈府、王家、史家那般的狂妄不知進退?如果也是那種,那還真不能放妹妹過去相處了。林如海回給林恪一個安撫的神情,一錘定音:“既如此,那你日後就常走動走動罷,不過規矩什麼的可要記得,不要做出貽笑大方的事情來!”
得到了林如海肯定的答複,黛玉也放下了心。而林如海和林恪到了書房之後,林如海才開口說著:“西寧郡王一向低調不參與政事的,無妨。當年因為賈府過於張揚,那段時間郡王妃和你母親的來往都減少了,後來咱們搬到了揚州,兩人的書信才漸漸多起來,關係也緩和了不少。”如此便好,林恪放下了心底一塊大石頭。
在林府討論西寧郡王府的時候,這邊西寧郡王府,李芸也坐在炕上愣愣地發怔,心思不知道飄忽到哪邊去了。眼見得時辰越發晚了,一個老嬤嬤走了過來:“太太,時候不早了。”
李芸聽了這話才回過神來,歎了口氣:“敏妹妹可真是丟給我一個脫不得的包袱。”雖然她當初最後一封信上言語殷切,希望等到黛玉年長一些的時候,能讓自己手把手地教導她一段日子。但都說人心隔肚皮,這更是隔了好幾層的關係。況且現在林家已經是簡在帝心,輕不得重不得,到底該如何是好?
“這也是太太菩薩心腸,要是換了別家太太,這事情早就丟到了腦後。若不然也隨意指點幾句糊弄過去,哪裏會當成正經事情來辦!”這個嬤嬤也是陪嫁過來的,風風雨雨十幾年過來,也知道自家主子和林夫人的關係。
“太太其實也沒什麼可操心的,今兒我在旁邊看著,這位林姑娘被教導的已經是極好的了。進退有度、舉止合宜,她本身模樣氣度又是不凡的,將來必定不錯。若非要說欠缺的地方,大概就是林府的後宅過於幹淨了,她懂得多見得不多。但……”但是若要教導這些,難道還讓主子把郡王府的後宅手段攤開來在林姑娘麵前?這更是不可能的事情。
李芸知道自家嬤嬤後半句話語的意思,她不由地嗬嗬笑起來:“你啊你啊,隻見其一不見其二。”她說完了這話,慢悠悠地接過茶碗抿了一口,覺得胃口吊的差不多了,這才慢條斯理地說著:“這個丫頭,不必教導她後宅手段。”
她說到這裏,話語一轉:“當初我們幾人,要說最有福氣的,就是先走的敏妹妹了。夫唱婦隨、兒女雙全,雖然身子骨弱了些去的早,但這輩子也算是值了。”更何況,敏妹妹的最後一封信上也說了,要自己幫忙尋找些關係簡單的人家,隻要人知道上進就好。想來也不想讓自家女兒再進入公侯王府這種人家,一輩子操心勞碌鬱鬱不得歡顏。
“這丫頭外表柔柔弱弱,實則心氣兒高著呢。那些個陰私伎倆手段,在我們看來不足以為,但是在她看來,那是不屑為之。”李芸說道這裏,神情也多了幾分欣賞,“也罷,既然她不屑這些後院伎倆,那日後我隻教她交際周旋。”
“這?”嬤嬤悚然一驚,“這不好吧?”
“哪裏不好了?”李芸皺了眉,“她本就是官家嫡女,現在可以不必理會。將來自己當家作主了,難不成這些個同僚夫人的周旋手段,她也不學?想不學,除非將來找個公侯人家的嫡次子,富貴又清閑。但是你自己看看,滿京城裏麵的嫡次子,哪個是有出息的!”
李芸說道這裏,忍不住掰著手指頭開始算:“金陵那幾個家族,賈府就不必說了,東西二府都亂成了一團糟;薛家本來是皇商地位就不高,何況現在已經快散了架了;史家和王家看著還好,但近日裏和幾家過氣王府走的倒很近;忠順王府那邊兒,有忠順王的例子在前,誰敢將自家女兒嫁過去?剩下東平王,爵位都快保不住了,嫁過去不是要跟著吃糠咽菜?還有個北靜王,早已經有郡王妃了;剩下那些個不是鬥雞都蛐蛐,就是滿京城撒潑,真是丟了祖宗的臉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