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2章 金融危機的抄底(2 / 3)

作為一個世界上龐大的經濟體,作為一種外向型的經濟體,中國不可能在這場世界性的金融危機中獨善其身。但更為重要的是,我們必須冷靜地看待這種影響,隻有這樣,我們的信心才會有根源,我們才能夠化“危”為“機”,從容應對這場危機對我們的不利影響,同時不錯過進一步發展的機遇。

在可見的層麵,那些嚴重依賴國外市場的產業和企業肯定會受到非常不利的影響。這裏麵包括玩具等基本上依靠國外市場生存的企業,也包括紡織業等相當程上依賴外國市場的企業。但是,這樣的行業還不是受到不利影響最嚴重的企業,最為嚴重的應該是那些信賴資本市場泡沫的行業。比如說,美國的房產市場不景氣,中國的鋼鐵產業就很受傷,據稱,目前我國鋼鐵產業閑置的產能已超過一億噸。這還隻是一些靜態的情況。實際上,動態來看,金融危機對於我們的影響要大得多。一些產業部門的衰退就會減少該部門的就業,進而影響到投資與消費。這種相互的影響,很有可能把整個社會經濟拖入下降的軌道,帶來全麵性的衰退。正因為如此,我們才斥巨資擴大內需,可謂是對症之藥。

但是,金融危機對於我國影響決非如上麵所說的那樣簡單。

先是我國外彙資產的安全。我國目前擁有2萬億美元的外彙儲備,總量位居世界第一。這2萬億美元的外彙儲備中,有7000多億美元表現為美國的國債。在危機因素的作用之下,美國國債的收益率節節下降,目前已趨近於零。還有一些以公司債形式存在的外彙資產,由於受金融危機的影響,收益也呈現出不穩定的狀態,甚至出現了風險。而其它一些投資,如中投公司的投資,也已出現巨額浮虧。這與操作策略沒有任何關係,因為“覆巢之下無完卵”。問題在於如下兩個方麵:其一,我們為什麼會有如此之多的外彙儲備?這是一個複雜的問題,與世界性的經濟結構失衡有著重要的關係。其二,因為我們對歐美發達國家巨額投資,危機已經把我們與這些危機深重的國家強製性地“捆綁”在了一起。

美國為了應對金融危機帶來的流動性緊縮的影響,不斷向市場注入巨資,不斷降低利率。美國早已是一個負債累累的國家,隻能向國外舉債;而為了維持市場的流動性,又不得不把利率降低到限。這一切,都會直接導致美元的大幅貶值。就中國來說,美元貶值直接意味著我國境外資產的損失,美國如果陷入更深的危機之中,中國同樣也會遭受巨大的損失。這就使中國陷入了兩難的境地。

也正因為如此,近來中國才斥巨資購入美國國債,這固然是因為我們的外彙盈餘可以選擇的投資渠道有限,更是因為中國是一個負責任的大國,有與世界一道共同應對金融危機的決心。同樣是因為這樣的原因,國務院副總理王歧山才會在中美戰略對話會上向美方鄭重提出我們的關切,要求美國保障我國在美資產的安全。

其次,是使得我國經濟結構調整的形勢更加嚴峻。我國的經濟結構確實存在著不合理之處,也早已采取措施對經濟結構進行調整,比如說限製“兩高一資”企業的投資和出口,適降低勞動密集型企業商出口退稅率等。然而,經濟結構調整是一件相當困難的事情,涉及到新技術、新市場的開發,更涉及到就業市場的穩定。突如其來的金融危機打亂了我們既定的經濟結構調整的步驟,一些原本興旺上升的行業形勢大變,企業不斷破產,失業人數尤其是農民工暴增,迫使我們不得不逆轉政策導向,保就業、保增長,推遲經濟結構調整的步伐。

然而,就世界範圍的情況來看,各國正采取積的行動來應對這場危機。時間已經到了21世紀而不是停留在了上一世紀20年代末期,雖然有人認為這次危機深重的程要大於那場危機,但沒有人相信這場危機會造成同樣的後果。這場危機是改革不合理的國際金融秩序最好的時機,我們完全可以利用這次機遇,在國際金融市場上獲得與我們的實力相稱的話語權。就我國自身的情況來說,這也是一個加快經濟結構調整的機遇。從我們所觀察到情況來看,那些受到危機衝擊最為巨大的產業,正是我們所急需調整的產業。問題的關鍵在於我們如何製定正確的政策,把握好調整的,從而使得這樣的調整能夠運行在我們所能夠接受的範圍之內。同時,目前也是對國民收入格局進行調整的一個好時機。危機導致企業困難增加,導致失業人口增加和就業困難,這需要我們同時為企業和就業創造市場,更需要我們增加對困難群體的財政資助。這樣的資助目前可以看作是應對危機之舉,但是,長期來看,這樣的資助不僅應該堅持下去,更應該不斷擴大總量,使之常態化,這樣才能起到擴大內需、改變經濟增長模式的作用。

在西方國家陷入經濟衰退的情況下,楊國華也加大了對國內的投資。他把經營的重心放到國內。

在楊國華看來,在未來兩年來,華國將成為世界最矚目的市場,畢竟華國這些年的經濟發展速居世界之最。

九七年爆發的亞洲金融危機不但沒能阻止華國的崛起,反而讓華國抓住了機遇,加強了與亞洲各國的合作。

而這次爆發的全球金融危機,也沒能阻止華國的前進。

華國是全球人口最多的國家,廉價的勞動力讓華國在短短十幾年時間成為製造業大國。

在上半年,華國的經濟增長速為8.9%,位居世界第一,而老美等西方國家由於金融危機的侵蝕,陷入了經濟衰退。

當初楊國華和周海人合夥創建的華怡,已經發展成為華國最大的中網站之一,旗下的網吧遍布全國各地,其電商務平台迎來一個前所未有的發展時期,就連、阿裏巴巴等中網站也被華怡遠遠拋在後麵

周海和賀光義逐步退出了華怡的具體運營管理,其實一直以來,華怡都是肖娜娜在打理,周海和賀光義人也是走過場而已。

華怡已經成功在香江上市,下一步就是積謀求在海外上市。

以華怡這些年的業績表現,如果成功在納斯達克上市的話,那華怡的盈利將會實現最大化。

在2000年後,華怡的經營中心轉移到互聯網上,當然也插足一些賺錢的行業,比如股票證券投資,房地產,化產業投資。

現在的華怡在美國紐約上市已經到了最後的階段,一旦華怡成功在納斯達克上市,也就意味著華怡成為一家跨國上市公司,整個企業要求步入最嚴謹規範的發展途徑,華怡的發展已經鋪好了,至於日後華怡能發展到什麼程,那就要看肖娜娜和其運營團隊的努力了。

六點剛過,周海人的聲音終於出現在門外,楊國華由於到處東奔西跑的,也很久沒有和他們相聚在一起了。

“國華,你這家夥真是厲害啊連韓國棒都被你給收拾掉了。”周海大嘴咧咧的笑罵道。

楊國華很是鬱悶,周海這家夥的熊抱差點讓他喘不過氣來。

幾人聚在一起,又好像回到了當年在校的樣。

周海現在是大腹便便的老總,而胡金漢戴著一副近視眼鏡,有幾分者的味道,倒是賀光義,一副淡然從容的樣。

楊國華心裏感歎,人都脫去了在校時的稚嫩,變得成熟起來了。

周海今年的風頭最盛,作為蓮花集團的總裁,蓮花集團在他的帶領下,營銷額比去年增長了13.8%,在汽車行業中,位列榜。

而周海本人則擁有蓮花集團10%的股份,是蓮花集團的第大股東,除此之外,周海還購回了華怡10%的股份,僅憑持有這兩家公司的股份,周海就已經登上了胡潤富豪榜。而且還是比較靠前的位置。

周海本人的卓越表現並不能掩蓋蓮花集團這一年的發展勢頭。

低調在很多時候的確能夠起到不小的遮掩作用,正是因為華怡集團的未上市也使得胡潤在收集華怡集團內部股份結構資料以及營業狀況上是很難了解到其真實狀況。

而周海對於媒體的采訪從來都是拒之門外。絕不接受任何一家媒體的采訪,甚至連在媒體鏡頭上露麵的機會都少,以至於不少財經類的雜誌刊物在以華怡集團作為評價對象時才現要想找到一張周海的圖片都是如此艱難,因為他從不接受外界照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