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5章 花明(2 / 3)

因為沒有固定型材,加上為了趕時間,這座實驗建築幾乎是用本地土製水泥分三層匆忙覆頂澆灌而成。建築內部空間為穹頂純圓形,直徑二十米,中心頂點高度六米。建成二十四小時後外表麵測量溫度最高達到五百攝氏度,僅有外層石英砂材料最高溫抗上限的一半。室內多點測試平均溫度為八十七度,也基本達到了新方案的最低安全要求。

如果能在結構設計上再多花點心思,內層合金主體建築內的平均溫度應該可以降到二十五攝氏度左右,正是適合人類活動的最佳溫度。如果再安裝中央空調提供動態調節,那就完全可以高枕無憂了。

測試建築竣工四十八小時後,檢查人員仍然沒有在表麵發現任何裂痕或粉化跡象。

自第四十九小時開始,南門二基地項目正式開工。

行星表麵的工地上,三台五號機體晝夜不停地清理作業區域,拓整地基。與此同時,所有卡魯都在忙著趕製預製水泥塊,這些超大號的星際耐火磚塊統一按長十米,寬五米,厚五米的標準進行生產。

在基坑中緊密鋪設了上萬塊巨型水泥磚後,南門二基地的整個輪廓逐漸初顯。一座方方正正,長千米寬五百米的方形堡壘狀建築正在拔地而起。灰色的筆直外牆在黑色淩亂地形中顯得格外醒目,即使從幾百萬公裏外的太空也一眼就能看見這座人造建築物。

水泥城堡在升高到一百二十米後開始實施半幅封頂作業,然後才開始構築內部合金建築主體。最後收尾封頂前,施工人員還在城堡外層與合金建築結構層之間的縫隙中注入了大量石英砂,一方麵可以鞏固整座建築的穩定性,另一方麵也能大幅增加耐高溫性能。

南門二基地最後得到的內部空間麵積遠遠小於施工麵積的五十萬平方米,甚至連這個數字的一半,二十五萬平米都沒有,但這個工程卻耗盡了深淵號帶來的全部金屬材料,甚至還讓安秉臣不得不往回跑了兩趟,專程從月球基地運來上三萬噸合金錠。

到九月份時,南門二基地第一期工程總算圓滿結束。高達一百四十五米的長方體巨堡可容納最多兩千名常駐者,因受麵積所限,最底層的無土水栽農場僅能保證這兩千人最多六個月的食物補給。執事團對這個結果表示很滿意,畢竟這隻是第一期工程,南門二基地還會不斷繼續擴展和完善。

十月初,包括女媧可控聚變反應堆、四元相位遠程掃描模塊、誇父激光III炮塔、近程密集陣列電磁炮防禦係統在內的二期工程也緊鑼密鼓地鋪開了攤子。工程部準備在第三期工程中增建一座同等麵積但高度增加三倍的更大城堡,將來既可作為飛船起降平台和船塢,又能進一步增加更多無土水栽的產糧麵積。

從地球運來的三艘小型電離子引擎飛船組裝試飛成功後開始在南門二星係的小行星群中繼續收集冰塊,並運回基地內水庫進行過濾淨化,為整個基地的生活和工作用水提供切實保障。

三艘小飛船的質量都在萬噸以下,組成的太空運冰隊效率還比不上深淵號的十分之一,這不是它們運載能力弱,而是飛行速度太慢所致。電離子引擎加速慢推力弱的缺點到這時候已經展現無遺,在地球上三倍音速算是相當牛的移動速度,但在動輒數億公裏的星空中,這個數字也就比蝸牛爬快一點而已。

自從安秉臣從木星大紅斑中召喚深淵號飛舟現世以來,工程部航天組配合生物組一直在秘密研究這艘多維生命體飛船的動力係統,但卻屢屢碰得滿鼻子牆灰,根本未得其門而入。

以達文巴人特有精神能力為核心驅動的引力子引擎就不指望了,但如果能弄清深淵號飛舟的核聚變衝壓引擎原理,仿製複刻後也達到每秒六千萬公裏的速度,那可就是從太陽係直接跳到銀河係級別的飛躍進化,其重要意義完全不亞於遠古人類對火和車輪的發現。

但是,希望永遠是美好的,而現實也總是殘酷的。經過一年多堅持不懈的研究,工程部到現在也沒找到深淵號飛舟上核聚變反應堆的具體位置。當深淵號飛舟在靜止狀態下時,別說聚變反應堆,就連最輕微的輻射信號也沒有發現。隻有當它在恒星係內以相對較低速度飛行時,預先布設在太空中的傳感器才能在它經過的飛行航跡上捕捉到微弱的聚變輻射殘留痕跡。

為此航天組的技術專家們不得不厚著臉皮向生物組求救,以方柔博士為首的生物四組專程將國寶級異能者湯建業從盤古基地押送到海參崴,希望以他對能量波動極其敏感的異能揭開深淵號的核聚變引擎之謎。

然而,趾高氣昂出現的湯建業最終也沒能找到令工程師們魂牽夢縈的聚變反應堆。

在整個航天組的強烈要求下,安秉臣又去詢問了諾瓦,可得到的回答更令人沮喪。諾瓦重申,達文巴人視自己的飛舟有如生命,在她的多次循環周期中,從來沒有見過也沒有聽說過任何達文巴人有過拆解剖析飛舟的行徑。這種事情不僅在達文巴世界是絕對禁忌,甚至在陶圖格聯盟中也是不容於世俗的滔天大罪。

即使是進入垂暮之年行將走到生命盡頭的飛舟,也會自行告別主人,消失在就近恒星的光芒之中。達文巴人與飛舟的互棲共生關係持續了上億年,真知者們隻知道如何操縱飛舟往來於星空,但對這種多維空間生物體的運作原理卻並不了解,也不屑於去窺探研究其中細節,因為那是機械文明才會有的低賤舉止。

所有手段用盡後,有人猜測深淵號飛舟上根本沒有核聚變反應堆,但這種說法在太空飛行中檢測到的輻射殘留證據麵前完全站不住腳。很快又有人推測,深淵號的聚變衝壓引擎就隱藏在那些人類永遠無法進入的肉質甬道盡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