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3章 出路
443章 出路
蒼茫荒涼的蒙古高原上,有一列墨綠色的火車從阿爾拜赫雷城駛向東方。這列火車的最後一節車廂中,白發蒼蒼的李大同把自己的軍帽摘了下來。看到窗外的遼闊天地,他忍不住發出由衷感歎。
“故鄉三千裏,遼水複悠悠。每憤胡兵入,常為漢國羞。如今這局麵,我也算是做到了自己能做的最大程度,可以說無愧於這個國家,無愧於曆史了!”
李大同不愛講究排場,所以隨便找了一節普通硬座客車車廂充作自己的東巡專列,簡陋敞亮的硬座車窗讓這位昔日北方戰區的總指揮更清楚地看到了外麵的遼闊天地。這裏地處漠北之北,地理環境險惡,人煙稀少,未必是個合適的經營之地。
“這是說到哪裏去了?您做到今天這一步,比起當年的衛青,霍去病也不惶多讓啊!這可是天大的功勞,怎麼能用無愧這樣謙虛的字眼來形容呢?”坐在李大同對麵的原89師師長,現鎮北軍第一軍軍長馬仁傑憤憤不平道。這個身材粗壯的職業軍人也是李大同的忠實追隨者,他這次帶著整整一個團(號稱一個師)的精銳部隊隨車護送李大同前往庫倫城巡視。
庫倫,現在已經是薛世傑的鎮北軍第四軍,也就是先前的義勇軍控製的地方。
對於薛世傑這個半道出家的外來戶,李大同手下的嫡係軍官們其實是有很大意見的。盡管這個廚子出身的年輕人接管義勇軍後打了好幾場硬仗,但大多數鎮北軍軍官始終認為薛世傑不過是個幸進小人,他既沒有令人信服的軍中資曆,又和互助會那邊有種種說不清道不明的關係。這種人掌控的部隊很難說得上是真正可靠的友軍,所以大多數時候讓義勇軍在前麵衝鋒陷陣才是最安全的安排。
誰也沒有想到,薛世傑的義勇軍居然還能越打越出彩,這次又出人意料地拿下了敵國首都,繳獲輜重補給無數不說,還在當地組織起警備隊,算是站穩了腳跟。
本來,當初李大同答應讓薛世傑帶兵偷襲敵國首都,隻是想著讓他在蒙古軍腹部搗鼓一家夥,讓敵人自顧不暇而已。沒想到,自殺性質的偷襲破壞讓他給玩成了軍事占領!來自庫倫的彈藥補給有效支援了李大同本部主力在阿爾拜赫雷的防禦作戰行動,同時也讓所有鎮北軍軍官嗅到一絲危險的氣息。他們基本已脫離了原先的國防軍序列,所以對這些事情格外敏感。
那個半路出家的廚子,似乎已經有了和李大同平起平坐的資格!
這種情況下,李大同前往庫倫巡視自然有了更多深層次的含義,也麵臨著隻可意會不可言傳的巨大風險。國朝曆史上,背主反噬的野心家有很多,這個薛世傑是不是這種玩意兒,誰也不敢說。負責警戒保衛工作的馬仁傑感覺壓力頗大,最讓他擔心的,絕對不是鐵路沿線搞破壞的蒙古國餘孽。
李大同坦然一笑,對屬下的這些微妙心態了然於胸:“行了,你就別編瞎話安慰我了。百年之後,我能不被稱為叛徒國賊,就算是祖墳冒青煙了。”
“誰敢胡說八道?老子親自斃了他!”馬仁傑牛眼一瞪,威風凜凜罵道。“沒有您的領導,露軍早擠到黃河邊了!聯合戰役,如果不是咱們在合源這邊頂著毛子拚命,互助會那夥人能拿下機場?能打掉白日格礦場?”
李大同嗬嗬一笑,看了一眼坐在馬仁傑旁邊默不作聲的軍需總長趙振宇,調侃道:“別逗了,你小子現在也快四十了吧?百年之後,你還能槍斃誰呢?”
自從出境進入蒙古作戰後,雖然生活條件日趨惡劣,但他的心態卻變得越來越好,感覺腳下的路也越來越寬。
“咱們打下的江山,自然要讓咱們的後人牢牢把持住,誰要不信這個邪,我讓我兒子我孫子捏死他!”馬仁傑據理力爭,說的倒也不是胡謅,他那兒子才十六歲,也在89師的作戰部隊中,已經參加過好幾場戰鬥,表現很不錯。
李大同皺起眉頭,微微有些不快:“你搞這一套,不是坐實了我的割據軍閥名頭?再說了,咱們哪裏有什麼江山?就這不毛之地,能有多少人?能養幾個兵?蒙古礦產豐富,可你能讓士兵們去開礦?毛子現在被互助會纏在西邊,一旦等他們抽出手來,就咱們這幾萬輕步兵,沒有空軍沒有完整的後勤體係,收拾蒙古人倒是容易,真對上露西亞正規軍那不是坐等挨揍?”
馬仁傑被老上級噎了一句,無言以答,隻能悻悻低下頭,抓起桌上放的點心塞入嘴中。
“李指揮說得對,咱們現在雖然算勉強站穩了腳跟,庫倫那邊的補給也能支撐個一年半載,但軍中已有人心不穩跡象,軍紀鬆懈的狀況屢禁不絕。接下來的路該怎麼走,還得請李指揮早做決斷,否則等到局麵一變,再做臨時安排就怕為時晚矣。”趙振宇開口緩緩道。
改號鎮北軍後,軍中諸官惟有趙振宇繼續稱李大同為李指揮,和原先在Q市時沒有兩樣。
聽了這位軍需總長的憂慮之言,李大同凝視對方半晌,同樣也沒有作聲。因為,這個問題,已經困擾了他許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