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8章 人才
218章 人才
“招人的事怎麼樣?”
“來應征的人超過了兩千五百人,其中有一半是從互助之光網站聽到消息從海外來的,不同國家不同種族不同膚色的都有,征募會場那邊簡直成了萬國人種大聚會。沒來現場,通過網絡郵件報名的有三千多人,現在我正讓智庫對所有人的背景進行過濾核查。但是,這還不是最大的收獲。你知道嗎?魔都圍牆外的難民安置營簡直是個大寶庫,昨天我在那裏隨便逛逛就找到二十多個人才,既有電氣工程師、建築設計師、機械設計專家,也有技藝嫻熟的車工鉗工焊工,還有醫生、廚師、園藝師。我已經征求過意見,他們中的大部分人願意在保證家人溫飽前提下為我們工作。”
“這些人全都收下來。”安秉臣點頭:“但是一定要嚴格甄別,安排讓智庫考核一下。”工程部現在非常缺人,不算沈莉帶走的,目前江歡手下自願組合的項目小組就有三十八個。即便這樣,工程部仍然是最缺人的部門。
新材料和雙極電池為當前技術領域的突破提供了無限種可能,同樣的設計不再有同樣的瓶頸限製,每一種新思路都能衍生出驚人的飛躍。充滿各種奇思妙想的技術人員們盡情揮霍著自己的想象力,而智庫會不遺餘力地為他們的設計補足技術上的缺失。於是,工程部每天都會弄出一些可能有用也可能沒用的新玩意,其中既有像腕式終端那樣的神器,也有像衛生紙重複利用烘幹機之類的無聊東西。
所有互助會成員都有權向工程部提出項目建議,有興趣的技術人員自願結成小組針對該項目進行限時研發,研發結束並投入生產後獲得的公眾評分直接決定項目小組的功績,成績卓越的項目小組成員可在未來的研發中享有獲得更多資源的優先權,而表現不盡人意的小組會痛苦地發現,可供他們揮霍的資源越來越少。
無論是安秉臣還是執事團都從不幹涉工程部的內部事務,或者說,這個部門裏幾乎沒有什麼管理人員。安秉臣不覺得自己有必要去幹涉具體的技術工作,他還沒有昏聵到把自己當作無所不知無所不能的聖哲,也沒有無聊到打算指導母雞如何下蛋,教育公雞如何打鳴。
管理者們唯一存在的意義是安排最優化的資源物流,但曆史實踐已經證明,大多數時候,大多數所謂的管理者們最擅長的反而不是這個。因此,所謂的管理者通常是一種降低平均水準的多餘累贅。智庫全麵接管後勤物流工作後,就連江歡自己也找了個項目小組加入。
“還有件事。”林子雲打斷了安秉臣的思索:“有個叫泰勒·蘇瑟蘭的怪家夥要見你,他還帶了個德國記者舒爾茨。”
“怪家夥?”
“他是加拿大人,不過也不能算加拿大人。我的意思是說,他不屬於任何政治團隊。”林子雲謹慎地選擇著自己的用辭。
“那是什麼意思?”安秉臣聽得莫名其妙。
“蘇瑟蘭原本是綠色和平組織的資深成員,他後來脫離綠色和平組織自創了一個叫自然教的準宗教組織,宣揚擁抱自然排斥工業汙染的環保生活方式。”
“神棍?”安秉臣皺起眉頭,歐美發達國家裏有很多這樣的貨色,裝神弄鬼作秀大玩特玩環保噱頭,但真要讓自己出門步行走路,回家不開空調,絕對都會無一例外地露出原型。
“如果是個神棍,我也就不會提他了。”林子雲自信看人還是有點眼光的:“這個蘇瑟蘭確實是在身體力行,沒有玩假把式,所以短短幾年時間他就吸引了數十萬的信徒,在北美地區頗有影響力。”
“他也想從我們這裏買戰鬥機器人?”安秉臣無法理解,這種人幹嘛要來找自己?
“自然教一直宣稱,城市和公路是毀滅自然環境的最大凶手,不知道蘇瑟蘭從哪裏得知了互助之光網站,他認為我們的足肢車才是最環保最綠色的交通工具,希望能與我們建立合作關係。”
“想要我們的足肢車?可他能給我們什麼?”
“他將號召信徒加入支持互助會的隊伍,而且他本人和大批忠實信徒也想加入互助會,在不放棄自己的信仰的前提下。”
“信仰?自然教?”安秉臣咀嚼著這個陌生的名字,“聽起來好像很高端,不過他們能接受互助會的宗旨嗎?”一個有所謂信仰的團體必定會對外界充滿排斥,信仰這東西有太多無法理性考證的因素,雖然有時能爆發出驚人能量,但這些能量卻是一柄難以掌控的雙刃劍,把這樣的一個群體納入互助會顯然是一件充滿風險的舉動。
“互助會為人類生存秩序而戰,蘇瑟蘭聲稱自然教的信仰與此並不矛盾,他說保護自然環境就是為了保證人類的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