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章 垂釣
150章 垂釣
“我必須承認,你們的那些機器裝備確實讓我大開眼界。但是,說真的,互助會並不太適合我。”薛世傑說著話,把魚竿伸到鑿開的冰層下麵,等待著浮上來透氣覓食的魚兒。
冬天的青海湖麵已經結凍,根據卡魯的掃描測定,厚厚的冰麵甚至可以承受重型卡車行駛通過。戰爭讓原本荒涼的湖畔變得更加空寂,那些為遊人準備的客棧和小屋現在都成了破敗的鬼宅,唯一不變的隻有鋒利如刃的呼嘯寒風。這裏的風很大,經常刮得衣角啪啦作響。風大的時候,人走路得勾著腰。
辛旭恰好站在下風頭,所以他能毫無困難地聽到薛世傑的話。
“互助會的機器人並不完美,你看到的實際上並不能完全代表我們的實力,那些機器人還會在不斷實戰中繼續進化,一些程序上的缺陷最終可以避免。其實,我們也在想法改進戰鬥機器人的自適應程序。”辛旭耐心解釋,他把對方的態度理解為合源機場之戰中對二號機體表現失常的失望。
“不,不。你誤會了我的意思。”薛世傑微笑起來,這位前裝甲兵軍官腦子裏裝滿了他的寶貝機器人。“這個世界上有很多事情無法單純地用好和壞來定義,你們的機器人已經做得非常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是,我實在無法接受你們對工業文明開倒車的做法,半耕半兵的社會結構隻適用於戰爭,最後必然造就斯巴達式的軍事部落。”
辛旭愣了一下,到這時候,他才聽懂薛世傑的意思:“互助會並不反對工業文明,我們希望改變的是城市化這個畸形產物。信息和物資的暢通流動,是文明發展必需的二元基礎。遠古人類通過單音節詞合作圍獵,他們共享食物和火堆,低強度的信息和物資流動足以保證基本的生存需求。但是,文明始終在進步,人的欲望也在擴大,語言的出現讓信息交流變得更加方便,道路和交通工具也使物資可以流動到更遠的地方。當群體人口日益增加後,信息和物資的交流逐漸受到限製,其中既有技術力量不足的原因,但更大程度上是由於分餅人的阻撓破壞。”
“分餅人?”薛世傑第一次聽到這個名詞,他的眉毛立刻跳動起來。
“對,分餅人。人類中的寄生者,他們阻斷信息和物資的交流,以吸食公眾利益而自肥。表麵上看他們努力為大家分餅,但實際上的真相卻是他們偷吃了大部分餅,有時候甚至是全部。分餅人自稱養活了大部分人,實際上如果沒有別人的勞動,他們連自己都養不活,他們擅長****,最拿手的本領是寡廉鮮恥。”
“有意思的新概念,繼續。”
“分餅人幹這些勾當的目的在於為自己和後代混個肚飽溜圓,實際上這麼做隻能讓他們的血脈延續麵臨更大風險。暴君和專製者從來沒有好下場,僥幸活下來的也是帶著全族在全球競爭中混吃等死,曆史書上這樣的貨色隻多不少。即使是分餅人也無法否認合作是人類生存發展的唯一道路,但他們所做的根本不是合作,是欺詐和吸血,所以這個世界才有出賣、背叛和戰爭。”辛旭說的大部分內容直接摘自沈莉在智庫公告板係統中發布的論文,因為這篇文章給他留下了深刻印象,所以此時此刻引用起來毫無困難。
“人類文明發展到今天,政治製度決定了信息交流的模式,而商業貿易則決定物資的流動模式。城市文明本來就是人類生產力不足的權宜之計,為了方便獲得信息和物資,人們不得不毗鄰而居。人口高度集中的城市必然帶來對自然資源的無度索求,狹小空間更容易引發人際衝突,導致失序化的惡性競爭,伴隨而來的還有對環境的嚴重汙染破壞。”
“互助會有能力也有意願保障這兩種奠定文明發展基礎的流動。如果我們的理想能夠實現,這個世界上將不再有幾千萬人擁擠在一起的所謂大都市,因為物理距離不再成為信息和物資流動的障礙。在這樣的前提下,我們又怎麼可能會倒退到斯巴達軍事部族的水準?”
“嗬嗬,理想總是美好的,但人總在不斷變化。你們的理論,還需要時間來考證。”薛世傑微笑著回答,魚竿上傳來的顫動中斷了這場對話。
一條足有四五斤重的大魚被拽出水麵,這魚體型偏長,看上去呆頭呆腦,正是青海湖中盛產的湟魚,學名也叫青海裸鯉,肉質鮮美但生長緩慢,戰前可是禁食的保護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