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9章 賬目(2 / 2)

四千五百顆千萬噸當量核彈頭,合計起來有四百五十億噸當量。湊足這麼多超級彈頭,這任務的難度絕對比湊齊四千五百顆鑽石更高。

智庫似乎感知到安秉臣在想什麼,一串串數據接連報出:“根據智庫的綜合分析,僅露西亞和美國兩個國家就各儲備有超過六百噸的高純度成品濃縮鈾,按平均每噸濃縮鈾可產生五百萬噸以上的聚變爆炸當量來算,六百噸濃縮鈾可獲得三十億噸當量,這個數字即使翻十倍也不夠四百五十億的要求。所以。”

“所以我們隻能自行提煉濃縮鈾?”安秉臣聽得目瞪口呆,他最初隻想到太平洋海底的那艘美國潛艇,那上麵似乎還有不少洲際彈道導彈,不過他從沒有考慮過四百五十億這個具體數字背後的真相。聽到智庫的解析,他這才感覺到事態的嚴重性。

四百五十億噸當量,那就是九千噸高豐度成品濃縮鈾!

根據國際原子能機構的統計,整個地球的鈾礦儲藏量約為三千五百萬噸,聽上去挺多,不過這玩意兒純粹是賬麵數字,真正具備采掘提煉條件的卻不多。就拿鈾礦最豐富的澳大利亞來說,號稱鈾礦儲量六十四萬噸,但每年真正的總產量也不過萬噸左右,而且還不是高豐度的武器級濃縮鈾。

人類現有的工業技術,兩百噸鈾礦石砸下去,隻能得到一公斤百分之九十豐度的武器級鈾235。這種一比二十萬的提煉比,意味著九千噸高豐度成品濃縮鈾總共需要十八億噸鈾礦。

十八億噸!可整個地球的鈾礦儲量總共才三千五百萬噸!這是明目張膽的坑爹啊!

麵對無限接近石化狀態的安秉臣,智庫給出了貼心安慰:“智庫能夠提供更有效的提煉工藝,十八萬噸礦藏儲量足以萃取九千噸濃縮鈾成品。”

“十八萬噸?那也不是一丁半點兒,這可是鈾礦啊,工業文明的新能源,超級武器的火藥啊!難道,真要讓我和全世界作對?挨家挨戶砸門勒索?”

“你猜全世界第三大鈾礦產出地是哪一個國家?”

“中國?”

“不,哈薩克斯坦,已發現的儲量約25萬噸,僅次於澳大利亞和加拿大。”

安秉臣聽到這裏,啞然一笑:“這麼說,這趟去拜科**可以一箭雙雕了?”

“太陽火箭計劃可以增加星台操作者的實力,這是短期之內必須實現的目標。在哈薩克斯坦開礦是一個長期的計劃,我們需要有足夠充分的準備。”

“行了,說說你的方案吧。你當初選拜科**時就有這心思,對不對?”

“兩種方案。通過合法渠道接洽當地礦業公司,以貿易方式購買鈾礦石,市麵價每噸八十美元,價錢不貴,但是需要的手續複雜繁多。另一種辦法是直接派出本地機體組成的采掘隊實施秘密作業。”

“本地機體?發動戰爭嗎?”

“不,智庫能設計生產專用於采掘和運輸的本地機體,一千台采掘機器人可以在九十五天內完成十八萬噸礦石的任務,不過提煉和萃取可能需要更多的時間,以及更多的機器人。”

“一千台采掘機器人?”安秉臣發出痛苦的呻吟:“可是,我們現在連一百台都還沒有呢!”

“采掘機器人需要的材料僅為二號機體的四分之一。另外,太陽火箭計劃的成功會使星台操作者的實力獲得幾何級數的提升。”

“具體說來聽聽?”

“首先,卡魯的數量將擴大到兩千台。其次,各種本地機體相關的生產線也會增加到四百條,還有各種配套設施的生產流水線。星台操作者過於依賴戰鬥型機體,這是不智的決策。正常情況下,後勤支援機體與戰鬥機體的搭配比例應該是八比一,這個比例現在幾乎本末倒置,時間長了很多麻煩都會伴隨而來。”

安秉臣揮手:“等等,聽你的意思,似乎隱藏的問題還很多?即使太陽火箭計劃成功了也依然解決不了?”

“太陽火箭隻能初步緩解智庫係統的能源危機。我們還需要一個基地,一個安全的可以長期依托的基地。”

“那就是說,我們需要一塊屬於自己的地盤?”互助會會長陷入了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