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哲的這種行為,其實也算是一種無聲的反抗,雖然他明明知道這樣的反抗是沒用的、也是妄為的,可他卻還是反抗了。
如果不這樣去反抗,他也就不是林熙認識的那個周哲了,因為在他看來,醫者仁心和悲天憫人就是那麼的理所當然,仿佛就像是天底下最大的道理,也沒有任何道理可以和他去將,甚至有時候還有些固執和呆板。
而且作為周哲死黨的林熙,在知道周哲心中所想的同時,也不止一次勸過他改變自己的觀念,他真的不希望周哲把自己限製在一個強迫性思維裏走不出來,就像是鑽了牛角尖一樣,雖然他也對為了象牙而肆無忌憚捕殺大象懷有悲憫和同情,但卻並不會像周哲那麼強烈。
因為人類畢竟是食物鏈的頂端,不管做什麼都是弱肉強食的食物鏈法則,可他不管理由怎麼充分,就是勸不動周哲分毫,而周哲如果要想通這裏麵的關係,還是需要他自己來努力。
也正是因此,林熙和他的理念常常發生分歧,還有時候會為了一件很小的事情蹬鼻子上臉,翻臉不認人,但好在兩人相處多年早就有了相應的默契,但凡涉及道彼此理念的事情,都會很明智的互相避開,卻在某些事情上又達成高度的一致,如吃喝、欣賞美女、鄙夷某個人或者罵人的時候。
所以,這兩人的關係真的很微妙,也隻有死黨才能形容。
就在林熙給周哲介紹關於象牙知識的時候,第二件拍賣品也由展示台緩緩呈現出來,而且,這件緩緩呈現而出的物件,也明顯更符合所有人的審美和需求,真正將所有人目光都凝聚到了一起。
彼時,隻見周老將手中的折扇一收,指著那件拍賣品笑道:“既然第一件象牙雕件已經被於老板拍下,那麼下麵這件拍賣品,我相信大家一定會非常喜歡的,大家請這邊看”
其實早在周老說話之前,展示台上的拍賣品就已經完全出現在眾人的眼中,也不知道是不是提前設定好的機械程序,那件拍賣品竟然在展示台上緩緩旋轉起來,顯然在展示台上有一個轉盤,以此讓所有人可以更好的品鑒這件拍賣品。
周老見眾人已經被展示台上的拍賣品所吸引,笑容也愈加燦爛起來,並且繼續自己主持人的工作:“第二件拍賣品我想也不用多說了吧,這是一件明代的青花瓷器,是真正的明代老物件,堪稱是明代瓷器中的珍品咱們還是照著老規矩,不設底價,哪位老板如果有興趣可以先上來仔細看看再說,如果看上了再出價也不遲。”
青花瓷器的大名誰不是如雷貫耳,就算不用周老多做解釋,在場的每個人心中也都有一根衡量的秤杆,也早就在第一時間就認出了那件青花瓷器的真正來曆。
即便是對古玩的了解還僅限於並不完善的理論知識的林熙,他也一眼就認出了展示台上那件青花瓷器的來曆,因為他目前聽的最多的古玩物件就是青花瓷器。
而所謂“人怕出名豬怕壯”,青花瓷器明顯就是那頭很壯的“豬”,為此還有一個周姓歌手為青花瓷器專門創作了一首歌曲,博得全國民眾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