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四成象(1 / 2)

第七十二章、四成象

《易經》六十四卦象揭示了一個千古不變的道理,即宇宙是一個整體,但在這個大宇宙中又運行著六十四個不同的小宇宙,而每個小宇宙又以起於一,合於二,分於三,成於四,結於五,順於六,戰於七,易於八,歸於九,滿於十周期循環。“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天數五,地數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數二十有五,地數三十,凡天地之數五十有五,此所以成變化而行鬼神也。”

一、三、五、七、九屬陽,二、四、六、八、十屬陰。天數五,地數五,一、三、五、七、九相加得二十五,二、四、六、八、十相加得三十;二十五加三十得五十五,這是天地之數,天地變化莫測就在這五十五個陰陽數的運行交替之中。

因此“廣大配天地,變通配四時,陰陽之義配日月,易簡之善配至德。”“二與四同功而異位,其善不同;二多譽,四多懼,近也。柔之為道,不利遠者,其要無咎。其用柔中也。”“而《易》行乎其中矣。成性存存,道義之門。”“天地之大德曰生,聖人之大寶曰位。何以守位?曰仁。何以聚人?曰財。理財正辭、禁民為非曰義。”

世界上事物或思維廣博,宏大可以和天地的廣大相匹配、相類似;事物或思維變化、發展、遞進、超越可以與四季變通相匹配、相類似;陰陽的概念、形成、範疇可以用日月來定義;陰陽互生互斥單一交融的完美結果可以與最高的規則和秩序相匹配、相類似。

事物或思維變化、發展、遞進、超越在二與四階段都是陰數,運行軌道是一致的,而它們在軌道上所處的位置是不同的。“二”是陰陽互生互斥單一交融前進的完美結果,所以得到的讚美和榮譽就多;但是,“四”是陰陽互生互斥周期循環交融正反運行的結果,所以得到的憂慮、擔心、恐懼就多;然而其性質是相近的,都歸於陰性簡易變化“陰柔”的概念、形成和範疇。

柔,陰承用柔,大地承載天空風雷攻擊用柔,女人承接男人性攻擊用柔,陰柔的規律和方式不適用於遠交,而有利就近相親,要想達到承載、承接規律和方式的最佳效果,取懷柔之道,用中柔之法也。

而事物或思維的變化規律就是用中層規律,踐行中間道路;變化不是變來變去來回輪回,變化是事物或思維繼承、發展、遞進、超越的過程,而在事物或思維繼承、發展、遞進、超越的過程中,用中層規律,行中間道路是“易”的本質。而成就這一切是終是陰陽互性,生生不息,繁衍不止;事物或思維繼承、發展、遞進、超越而存存不息,生生不止,才是自然規律和自然法則公正合宜的道理。

天地廣博、宏大的規則和秩序就是存存不息,生生不止,品德最高尚、智慧最高超的人擁有的法寶也是事物或思維運行在軌道中間的位置。那麼怎麼守護位置居中而不變呢?那就是用上下相親的間愛關係,其曰用“仁”。那麼怎麼把存存不息,生生不止的人聚集在一起呢?那就是用錢和物交換,“一天下,財萬物,長養人民,兼利天下”,其曰用“財”。弘揚一天之下國家和人民對財務(財產和債務)進行管理,以實現財務的保值、增值是正確的行為和端正的言辭,禁止民眾為非作歹、不行正道是公正、合理的規則秩序,此曰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