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說明周敦頤的理論並非“至真之理”,存在辯證缺陷,缺失了事物或思維發展存在三種原則之中“變易”原則,也缺失了事物或思維發展存在“正、反、合”三種現象和本質中的“合”現象和本質,也就是說周敦頤的理論缺失了馬克思主義辯證法三大規律中的否定之否定規律。
由此類推由周敦頤理論衍生的所有理論都存在嚴重謬誤,當然最謬誤的還是朱熹理學由此發展出來的理學學問。這裏有一個關鍵問題是,是什麼引發了“太極動而生陽”?又是什麼力量引動了“太極動而生陽”?這個非常關鍵,這關係到這個“神力”由何而來!周敦頤沒有說,朱熹也沒有解。他說:“太極隻是一個理字”,“天地之間,理一而已。既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二氣交感,化生萬物,則其大小之分,親疏之等,至於十百千萬而不能齊也。”
朱熹把它歸於“一個理字”,由“理”之源頭來定義世界觀和認識論,這就把“理”從邵雍的“二”“神”歸納到他的理氣之中了,為“理”找到了緣由。這也是周敦頤的“動極而靜,靜而生陰”存在嚴重謬誤而引導朱熹也步入謬誤的原因。
周敦頤的這句話推翻了《易傳》學中“陽動陰承”規則。也就是說《易》學認為動靜一體,事物和思維發展有動有靜,動靜兩者同時存在,而周敦頤否定動靜同時存在,他認定動在先,“動”極才生“靜”,這就把原本動靜一體,動靜對立統一的本質和原則推翻了。
這個是周敦頤理論的重大謬誤,這一謬論影響到後世近千年的文化認知,在文化認知領域出現了錯誤的歧途,導致漢文化在這條歧途上越走越遠。
事實上自然界、事物或思維、人類社會的發展和進步皆由“靜”而來,由“二”而來,由一個具備孕育能力的女人而來,由陰、靜而來,由“陰承陽動”而來,由引誘“陽”發動進攻又命令“陰”承受來自陽的攻擊的那個具備孕育能力的女人而來,這是宇宙生成的本源。也就是說世界來源於一個具備孕育能力的女人,是她引誘“陽”發動進攻,是她命令“陰”承受來自陽的攻擊,即“陽動陰承”產生造物運動,產生世界,產生自然界,產生事物或思維、人類社會的發展和進步。
總之,事物或思維、人類社會的發展和進步就來源於“一個具備孕育能力的女人”引發的控製力或能力。也就是“陽動陰承”產生造物運動,產生世界,產生自然界,產生事物或思維、產生人類社會,這才是“至真之理”。
https://www.biqiuge8.com/book/85256772/85552617.htm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qiuge8.com。筆趣閣手機版閱讀網址:m.biqiuge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