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理是圓的(1)(2 / 2)

在朱熹理學這裏理是圓的,可以滾動,沒有邊界。隻有上下,沒有多邊多棱多角的高山流水。隻有一二,沒有了三四五六七八。一切人或事物皆是圓的,可以上下左右滾動,可黑可白,可稀可疏,可剛可柔,可君可臣,可敵可友,可你可我,可東可西,可逢場作戲,八麵玲瓏,化動化止,化靜化安,而無需恐懼,憂慮,便可直接到達完美的彼岸。

他這種思想的確為宋後的政治生態帶來了轉機,給漢人在政治生態上帶來了擺脫長期受北方異族欺淩的麵貌,為漢人的擴大、發展、延續起到了難以評估的效果,為宋後漢民族融化異族起到了難以評估的效果,但是他的這種思想也把優秀的中國傳統文化送上了歸途。

其實這就是理學最大的善與惡。在萬事萬物達成到達彼岸的過程中,圓型的“理”要比多多邊多棱多角的“德、法”更能應對多邊內緣和外緣政治,其目的確實是好的。但是正是這個圓型的“理”把明清政治、人文、宗教生態推進到圓滑奸詐,佞臣倍出的政治時代。明清兩代是做人圓滑,為政奸佞,敬神糊塗,處事最二的時代,這便是凡事都講理的結果。

因為理是圓的,講理的最高境界就是沒理,不講理,就是顛黑倒白、顛倒黑白的理,就是一切都可以圓滑處理,八麵玲瓏,刁鑽奸猾,萬事糊塗的理。

這便是朱熹“窮天理、明人倫、講聖言、通事故”的結果,也是邵雍“本諸天道,質於人事”的結果,也是“窮理盡性,以至於命”的結果。最終完成了壓製“唯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的目的。

在宋代之前,中國人倡導用高尚的道德踐行天下。孔子的仁義道德在宋前是中國的政治、人文、宗教生態標準,所以你看到學習到中國唐代傳統文化真諦的日本,他們今天仍然崇尚精忠報國、孝順父母、仁愛正義、遵守規矩、廉潔不貪、知羞恥的忠孝仁義、禮義廉恥的道德標準。日本精忠報國是傳統的、發自骨子裏的,孝順父母在近代受西方文化影響有所減弱,但仁愛正義、遵守規矩、廉潔不貪、知羞恥卻非常明顯的高過受朱熹理學思想影響較深的韓國,韓國人連領袖都不敬畏,何來傳承孔子的仁義道德思想,他們敬的不是孔子而是朱熹。所以韓國人為人處事著重實際,看人下菜碟,講圓滑處事,講八麵玲瓏,講刁鑽奸猾,講萬事糊塗的理。

https://www.biqiuge8.com/book/85256772/85617005.htm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qiuge8.com。筆趣閣手機版閱讀網址:m.biqiuge8.com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