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什麼是“道理論”?(3 / 3)

鄭玄解釋《易》學時認為易有三個定義:一是簡易,二是變易,三是不易。但是易不是變來去,易是變化,是發展、遞進的過程。無論是簡易,還是變易,還是不易,都是發展、遞進的過程。

但是朱熹之流的文化改造是將“易”放置在一個圓中,讓簡易,變易和不易三易在一個圓中來回翻滾,那就沒有發展、遞進可言了。因為圓形的太極本是孕育之意,太極是陰陽內循環尚處於孕婦之狀的形態,在這種狀態下講“理”,隻能是變來變去的理,來回循環的理,最終是沒理,不講理,沒有道理。

朱熹的“理”罪惡就罪惡在這裏,特別是在法律層麵,在法律上講“理”就是犯罪。因為沒有人是圓的,也沒有事物是圓的,把本是群、環、域、模、線性、多項式等形式的人和事物放在圓滾翻,就是惡意歪曲事實,惡意打磨邊角,化曲真理,讓真理變成歪理,讓有理變成沒理,讓講理變成不講理。

回顧曆史,宋代時期中國文化已經相當發達文明,基本消除了奴隸製,這在當時的世界,文明程度已經甩歐洲幾條街了,但是兩宋王朝是在遼、金、西夏多國夾擊下生存的國家,國家內憂外患,民族生存危機重重,在這種形式下,文化發生質變在所難免,但是引導文化回到史前社會就是最大的惡。

朱熹可能沒有意思到他這種說理、講理、講道理講最高境界就是沒理,不講理,沒有道理的道理,這給後世帶來了多麼大的惡果。中國人凡事不講規矩,不講道德,講實際,講錢,講錢是萬能的,中國人沒有敬畏神之心也是因為理學窮究天理造成的。

程頤在《二程遺書》中說:“格猶窮也,物猶理也。猶日窮其理而已矣。”格局、分類、類別、社會組織等等團體分割得越清晰越好,意思是你是窮人你就站窮人隊伍中,你是富人你就站富人一邊越清晰越好。事物、物質的紋理越清晰越好,意思是樹木是榆樹就放榆樹一邊,是桑樹就按桑樹的紋理分類,分得越清楚明確越好。如同每日都在分辯是非曲直一樣。

這就是“理”,聽起來這樣說很有道理,可是你細品,如果你每天都生活在分類劃等級的世界裏,哪裏還有公平可言。

孟德斯鳩說“人生而平等,根本沒有高低貴賤之分。我們沒有權利假借後天的給予對別人頤指氣使,也沒有理由為後天的際遇而自怨自艾。在人之上,要視別人為人;在人之下,要視自己為人。”

https://www.biqiuge8.com/book/85256772/87016279.htm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qiuge8.com。筆趣閣手機版閱讀網址:m.biqiuge8.com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