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如果以《易》文化認為的事物發展規律,寅卯辰會木階段應該是事物或思維發展的起始階段,那麼自然階段就應該放在首位,而不是邏輯階段在首位。即自然階段、精神階段和總則階段,最後才是邏輯階段。
如果以黑格爾哲學理念把邏輯階段放在首位,那麼事物發展的起始階段應該在亥子醜會水階段,因為事物或思維在氤氳期,事物或思維尚處在概念與概念之間的矛盾轉化期內,此時事物或思維尚處於二元對立狀態,事物或思維尚不成熟,仍處於太極孕育狀態,並沒有分離出“無+”的東西,那麼以水生萬物理論,亥這個位置應該是事物或思維發展的起始點,就應該是邏輯階段的位置。即邏輯階段、自然階段、精神階段和總則階段。這是事物發展從生到死的過程,春天萬物著綠,木在發牙。夏天豔陽高照,萬物茁壯。秋天果實累累,萬物豐登。冬天寒風肅殺,萬物收藏。這是事物發展的自然規律和規則。
那麼,如果把邏輯階段放在首位,起始階段放在亥子醜會水階段,這符合了中國夏朝《連山》易的思維邏輯了。因為在1972年發現的水書中,北方在八卦圖的上方。這個八卦圖符合現代西方人的視圖方法,是上北下南的視圖方法。這就是說遠古中國人認識世界的方法與今天西方人看世界的方法是一樣的。這就是說事物或思維發展的起始點應該在北方,在亥子醜會水階段,這樣推論把邏輯階段放在首位就是亥子醜會水階段,寅卯辰會木階段,巳午未會火階段,到申酉戌會金階段了。這是事物收藏孕育狀態起始到生長發肓狀態,到成熟,再到消沒狀態的發展過程。從文化定義應該是邏輯階段、自然階段、精神階段和總則階段四部分組成事物或理念的全部發展過程。
這樣一來對應黑格爾哲學三階段就多出了一個發展階級,這怎麼理解?
因此,黑格爾關於絕對理念三個階段的理論不一定合乎邏輯。
那麼如果黑格爾關於絕對理念三個階段的理論混合到思維發展之中來看呢?即在思維發展過程中絕對理念三個階段是同步發展的。但是黑格爾說,絕對精神在邏輯階段是概念與概念之間、範疇與範疇之間的轉化,是按照正反合的發展由少到多的過程,逐漸發展出更多的概念和範疇,顯現出無限的豐富性。
這是什麼概念?這是《易》文化的陰陽正反合理論,即陰陽互生(正)互斥(反)統一(合)理論。那麼絕對精神在邏輯階段就是陰陽太極階段,是孕婦階段,還沒有生出嬰兒。既然還在孕婦階段,還在孕婦期,那麼如果以他論述的邏輯階段、自然階段、精神階段三階段去推理理念的發展進程,那麼理念的發展過程是不是一個長短不一的發展過程?因為依照他的理論,在邏輯階段的絕對理念還是個孕婦,是太極狀態,是邏輯階段。那麼如果絕對理念分三個等份存在,邏輯階段是不是太長了?
如果依照他的理論自然階段是不是又更長了呢?在黑格爾看來自然階段是絕對理念外化到自然界的階段,這是孕婦生出嬰兒了,生出嬰兒就是一個概念轉化到另一個概念,一個範疇轉化到另一個範疇的過程,是一種發展遞進的過程。而嬰兒就是概念之間、範疇之間轉化的果實。
並且黑格爾認為這個外化的理念又要分成三個小階段存在,即機械性階段,物理性階段和有機性階段。如果機械地看問題,機械性階段可以比喻為幼兒階段,物理性階段可以比喻為成人階段,有機性階段可以比喻為老年階段。那麼隻有一個自然階段就占據了整個人的發展全部過程,這自然階段是不是太長了?
而精神階段在黑格爾看來,精神階段是理念終於回歸自我的階段,這等同於孕婦生出嬰兒,嬰兒在自然階段經曆幼年、成年、老年全部過程後,進入消沒階段了。此時理念駕馭思維與理性奔馳在主觀精神、客觀精神與絕對精神之間,精神自我在抽象的內在本質下是主觀精神,在具體的外在形式下是客觀精神,在抽象的內在本質和抽象具體的外在形式統一下是絕對精神。
主觀精神發展又分為三個小階段,靈魂、意識和精神。靈魂是混沌的自然精神,主體與客體不分離。意識是主體與客體分離後的自我理性。精神是靈魂和意識的統一。
客觀精神也分為抽象法、規則、倫理三個階段。抽象法就是外化的自我。規則是內在的標準。倫理是社會秩序,是自我與標準的統一。
絕對精神到絕對狀態最終認識了自我,達到了思維和自我的絕對統一,走完了精神發展的全部過程。
這樣的思維規律和規則合不合邏輯?
https://www.biqiuge8.com/book/85256772/87306726.htm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qiuge8.com。筆趣閣手機版閱讀網址:m.biqiuge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