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事物發展與思維發展的區別。而《易經》的最大問題就是天事、地事、人事,三才不分,把天事、地事、人事混為一談論變化。這樣做反而複雜了中國人對事物發展與思維發展的概念性認知,中國人心態複雜就來源於這裏,這也是母係陰性文化的最大弊端。
以清朝為例。清朝傳承了明朝的政治製度和政治綱領。清朝與元朝一樣都是靠侵略占領建立的國家,他們自身文化落後,要想在高於民族自身文化之上的地區建立穩固的政府,就必須依賴當地的政治製度和政治綱領,就必須“順數”當地的既定事實的政治、人文、宗教製度,而“逆數”的變化就是從屬行為了。也就是說清朝政府在政治、人文、宗教領域用的是二、四、六、八、十順數,而沒有用一、三、五、七、九逆數,所以清朝隻有“既往之事”,沒有“將來之事”,它行走的就是一條前進、倒退、再前進、再倒退,軌道式發展,前進倒退最終到消沒之路。
而軌道式二、四、六、八、十順數是母係陰性文化占主導地位的文化,而母係陰性文化的最大弊端就是分階級“上下用仁”,“和為貴”,以及含蓄隱忍。
大家知道母性的最大優點是勤儉、堅韌、賢明、溫順、和諧、寬容、隱忍、含蓄等等,但是母性最大缺點又是被動、含蓄和消極。在《易經》文化中明確指出陰性的主要功能就是承接來自陽性的攻擊。這就定性母性是被動承擔來自父親的一切挑戰,這是自然世界剛上柔下而天下治的真理。天乾地坤,天發動風雷電雨,地承接風雷電雨,這是自然變化規律。
但是,當地坤主導在主導地位,當柔得尊位時,理性是柔上剛下的逆向發展之勢,天下怎能得治呢?
清朝之所以滅亡,就在於清朝母係陰性文化發展到了極點,清朝雖然是王權製度,但清王室的後宮非常強大。在清王朝建立初期,以孝莊皇後代表的後宮就肯定了清王朝將延續母係陰性文化向前發展的根基。
孝莊皇後輔佐順治、康熙兩代皇帝治國,奠定了清朝強大後宮的基石,最終將清王朝推上斷頭台的也是強大的後宮,慈禧太後在輔佐同治和光緒兩代皇帝治國之後,清王朝滅亡。
清王朝成在女人手中也敗在女人手中,而人類文明發展到六順階段也會是成也女人敗也女人的階段,原因是什麼?
原因是女性的被動、含蓄和消極是導致社會封閉僵化、被動挨打的根源。
女性本身被動、含蓄並沒有毛病,但是被動就沒有主動攻擊性,老是逆來順受就會削弱陽剛之氣,缺乏積極進取之心,社會就會在一種死壇中掙紮,而含蓄又是隱藏內心思想的行為,不露內心想法和不願讓別人看到自己內心所想的心理,又是把事物複雜化的根源,別人在無法得到你正麵答複和無法看清你真實目的的情況下,隻有猜測你的內心所想,這就延誤了理性的有效執行能力,導致事態複雜化和延展化。
同時女性的寬容和大愛又是將理性引向懦弱和缺乏鬥誌的根源。這是清朝後期整個八旗無優秀子弟出現的根源。由於清朝早期建立的八旗製度對八旗功勳貴族後代優撫優越,導致整個八旗子弟個個銜玉而生,個個如賈寶玉一樣生下便有一個非常優越的生存條件,並且個個身後都有一個如孝莊皇後、慈禧太後、史老太君一樣的“老佛爺”“老祖宗”護著,並且還有一大幫王夫人、王熙鳳、薛寶釵、林黛玉護著圍著的家庭背景,這些銜玉而生的賈寶玉們在清朝勳貴製度的庇護下,哪裏還會有男人的陽剛之氣,個個都成了陰氣很重的廢才。發展到清末以至於出現八旗子弟和皇親國戚無人可用的地步。清朝政府沒有辦法隻有大量啟用漢人,可是清朝是滿人天下,滿人無用武之才用漢人,而漢人也是受儒家文化熏陶的民族,民族脊梁在母係陰性文化之上,於是封閉僵化、被動挨打就在所難免了,最終被李鴻章、袁世凱之流再推一把,以女性主宰理性的清王朝徹底完蛋了。
一部《紅樓夢》就是一個古代中國母係、陰性母權文化的發展史,史老太君就是母係、陰性母權文化的代表,賈寶玉就是在母係、陰性母權文化下熏陶出來的廢才。
https://www.biqiuge8.com/book/85256772/87402487.htm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qiuge8.com。筆趣閣手機版閱讀網址:m.biqiuge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