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詮釋漢文化的幾個關鍵名詞(1 / 3)

第十二章:詮釋漢文化的幾個關鍵名詞

漢文化之所以能夠貫通今古,幾千年不變根本,原因就在於中國有《易經》文化,有陰陽太極文化。

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國,隻有漢文化傳承下來,就完全得益於漢文化有《易經》文化,因為《易經》文化是漢文化的根,可見《易經》文化對漢文化影響之深遠。

要了解中國傳統文化就繞不開漢文化的一些重要名詞概念,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來自於《易經》文化,而《易經》文化中的一些重要關鍵名詞的真實含義是必須要了解的。比如道、陰陽、道德、性、儒、理、五行、太極、格物致知等等漢文化的常用名詞。

一、什麼是道?

首先我們了解什麼是道?“道”,道可以直接理解為陰·道,即產生人和事物的通道或軌道。

你不要把漢文化看得多麼高大上,《道德經》明確指出“道”無色無味,孔容大小,其容乃大,“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玄之又玄”,是謂“眾妙之門”,“道之出口淡乎其無味。視之不足見。聽之不足聞。用之不足既。”讀了這幾句話你就應該知道古代中國人是如何理解“道”這字的含義了,也可以了解古中國人的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了。

“道”,說白了就是女牝。是產生生物和事物的通道或軌道。並且是“眾妙之門”。何為“眾妙之門”?即有生育能力的“眾妙”。“妙”,少婦也,即在生育期之內女人才能稱之為“道”。所以漢文化中的“道”必須可以傳承下一代,必須是有繁育能力“女牝”才能稱之為“道”。少女和老婦,有其器而稱其為“器”,而不可以稱“道”。

“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道德經》第一章明確告訴大家,“道”可以是產育工具,是產生人和事物的通道,但“道”有條件,必須是玄之又玄的“眾妙之門”。即有生育能力的少婦才是“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名”者,生命也,價值也。這裏的“名”其實就是有價值意義,有產育、繁衍價值之意。

《易經》認為女有少女、中女、長女、老婦之分,少女、中女、長女、老婦皆可“名”,但是隻有“中女、長女”可以非常名,非常價值。故“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因此,在沒有“少女、中女、長女、老婦”的世界,是天地之始,一切混沌,沒有生命。但當天地間有了“少女、中女、長女、老婦”,特別是有了“中女、長女”這些非常價值的生命之後,“中女、長女”便成為“萬物之母”了。而這一切的一切又皆歸於陰,故天地萬物之母為陰。即自然萬物起始於陰。

“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這句話說得更明白,“中女、長女”的牝門是謂天地根,山坳中的清泉是謂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不斷,津津綿綿,就這裏孕育生命。

《道德經》通篇都在講陰之道,講性,講性之事,通過性之事的變化來引伸萬事萬物的生化過程,通過論證萬物的生化過程,來闡述萬事萬物的生存道理,彰明萬事萬物的生存規律和自成製度,以達到人人自覺遵守自然規律的目的,這就是《道德經》的目的,是人類自然法的出處,也是“道”是產生萬事萬物的生化通道的全部理由。

道:“一陰一陽之謂道,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道的全部含義:道是產生萬事萬物的生化通道,是孕育人或萬千生物體的陰器,故必須是陰者有道,陽者從道,選擇吉祥的環境,陰陽群體而居,而成就這一切的是賦予天性使然的陰陽交感和融合,隻有陰陽交感和融合,才能孕育人或萬事萬物。

因此,道必須是陰之道,陽不可能有道。古代中國的道學就是陰虛學,陽實學從化之。這就是道學陰陽學的出處。在漢文化中,你隻要理解了“道”的真實含義,你就等同於打開了漢文化的半扇門,你可以往裏走了。

二、什麼是陰陽、太極?

陰陽又謂男女,陰陽本身是兩種物態互動的過程,即是獨立存在,又是陰陽同體,兩者合一的共存體。漢文化認為陽動陰承天地造物,意思就是物質產生的過程是陽性物質發起動力源,陰性物質承接動力源,引動天地造物運動,這個陽動陰承的過程就是陰陽。

陰陽產生陽動陰承的互動關係,這個過程是陽到極點產生陰承,陰承之中又有陽動,是故單極明動,雙極暗湧,陰極返陽,陽極反陰,陰陽互生互動。如男人和女人,男人和女人即是單一個位,又各自暗藏陰陽。男女不接觸,不互動,“孤陰不生,獨陽不長”,不發生兩性·交·配,各自為獨立的物態,陰陽交·配,陰陽互生互動,則產生孕育,不過陰育有限製,必須是發育成熟的妙令女子,少陰和老陰同樣不生,而陰體妙令女子孕育的過程就是太極。

太極是陰陽孕化的過程,妙令女子懷孕坐胎,即是太極。生育兒女即是氣散成氣而歸之太虛,氣聚而成形則歸於太極。所以生育兒女是氣聚再生的物態。陰陽交·配交·合而育兒女,即是氣聚再生而生命重生;隻是氣聚而成形則歸於太極,陰陽交·配、交·合形成太極必須是育齡婦女,否則即便陰陽交·合也不成太極。所以育齡婦女的陰陽互生互動,陰陽進退、動、靜變化的過程,這個過程才是漢文化的太極過程。

漢文化所表述的事物演化過程,就是人一生從生到死的演化過程,你生是男人,就是一個做父親的演化過程,從男孩到男人,從男人到父親,從父親到養育兒女成人,再到兒女又生兒肓女,這個過程就是一個做父親的陰陽、太極,太極再到陰陽的死亡變化過程。

你生女人,就是一個做母親的演化過程,從女孩到女人,從女人到母親,從母親到養育兒女成人,再到兒女又生兒肓女,這個過程就一個做母親的陰陽、太極,太極再到陰陽的死亡變化過程。其實這個過程就是“道德”過程,是自然規律,自然法則,你不能違背這個自然過程,違背了就是不“道德”。

其實絕大多數中國人不知道太極是什麼含義,在漢文化中太極代表生物體陽動陰承化生的過程,什麼意思呢?就是萬物陽動陰承,孕育生化,受孕坐胎,正在化生新的事物,這個過程就是太極。以人喻就是孕婦孕育嬰兒的過程即是太極。直說就是太極是孕婦,孕婦是太極,這樣就非常好理解了。

因此說,太極是必須有“陰陽化生的過程”為先決條件才能是太極,通常情況下不能隨便說太極,陽性無太極,一切陽性皆無太極,因為陽性無生孕器官。太極必須是在陰性生物體受孕的情況下才能言太極,物質生化也是如此,必須是陰物質受孕的情況下才能言太極。

這樣就好理解漢文化了,陰是什麼?陰是山北背陽麵的穀地,於生物體就是陰性生物體的生孕器官,是生化新生事物的地方。不要把這個看得很俗,這可是漢文化真實的文化根基,正是因為太多人不能真正的理解漢文化,才導致太多人盲目的崇尚漢文化,以至於受害、受災、受騙,仍然沒有察覺這是文化根因造成的後果。

比如練太極,很多中國人練太極卻不知道太極是什麼?練太極是在運動身體上的哪個部位?這些都不知道,隻是因為崇尚漢文化就盲目去練太極。那麼,我告訴你練太極在練什麼部位,練太極你是在練脾氣,太極與氣功都是運動脾氣的過程。

三、什麼是道德、仁、義?

“道德”是什麼?要了解道德之義,首先你不要把“道德”想得太高尚了,你首先要放低思想價位,別我說了實話再嚇到你了。什麼是“道德”?“德者,道之功也”(韓非語),“德者,道之用也”(陸德明語),“德者,道之見也”(蘇轍語)。

要問“道德”是什麼,首先要知道“道”是什麼。道是陰之道,是產生人和事物的通道或軌道,在水之南,山之北。《道德經》已經定義了,道“玄之又玄”,是謂“玄牝之門”,“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道之出口淡乎其無味。視之不足見。聽之不足聞。用之不足既。”這裏是“玄牝之門”是生物體孕育後代之器,隻在陰,不在陽,是故道從“陰”,並且“道”有限製,並非是牝就是道,“道”必須是有生育能力的眾妙(育齡女子)之門,氣聚而形才是“道”,否則不是道!道必須有生育繁殖能力才是“道”。

也就是說,道是必須有生育繁殖能力的泉源之處才是“道”,而陽從陰之道,陽無限製,隻要是成人男子,有生育能力即為陽。因此一切有生育繁殖能力的“道”必是陰承而守陽,以陽動而陰承為道,道方可成立,才能萬物繁衍,生生不息,才是道。

因此,“道”必須有生育繁殖能力的泉源之處才是“道”。道教亦是如此,有生育繁衍才為“道教”,否則根本不是什麼“道教”。這個是道學必須嚴肅遵守的根本,否則你就是胡說八道,根本不是正宗的中原道學。一切道宗道義必須遵循生育繁衍是為“道”,否則就不是“道”,隻是“牝器”而已!

那麼,德,“德者,道之功也”,“德者,道之用也”,“德者,道之見也”,什麼意思?這裏告訴我們,德從化於道,無道無德。德是適用道的工具,是用道的手段,是看道的程序,是使用道的秩序,這樣你就能理解了吧!

什麼是“道德”?告訴你不怕你嚇掉板凳。道德就是陽性生物體求歡陰性生物體時,講究的所謂順序、秩序。簡單說你尋求繁育可以,但你必須得排隊入場,要有順序和秩序。

“德”,明確說就是陽性物質追求陰性物質,尋求陰承陽動過程中,尋求生育繁衍過程中必須遵守的社會次序、原則、規範和法度。也就是說陽性生物體在使用“陰之道”時要有功能性,還要有足夠的自有動力源,足以發起陽動功能,並且要有程序、有秩序的使用“陰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