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你,傾宸。”蘇暮君突然變得柔情繾綣,他懂得命運的奢侈,也懂得命運的吝嗇。曾經以為,這樣一個清冷的人,該是任何人都進不了他的心裏罷!
初見他時,那一襲玉白旗袍泛著點點紅梅,雅致清美;再見他時,紫衣少年輕袍緩帶,眸中的笑意與算計無不透露出他的睿智機敏,他輕微一笑的瞬間傾城,融化了溫馨的色澤,像要包圍他一樣;後來,一步步走進,一步步向往……
又輕輕道了聲“謝謝。”謝謝上天,讓我遇見了你;謝謝你,願意認可我。
趙傾宸展顏而笑,心下緩緩舒了一口氣,這事兒難辦呐!
***
愚生今年恰及弱冠之齡,江浙人。留洋修學已有十年光景,此刻正是青年才俊、錦繡前程鋪展的大好光景。
邇年以來,潛心修業,隱跡於塵囂。偶有閑放,滴墨聚形以遣興,習文會詩而怡情。心中自是靜潤趣雅。
然愚生誌不在作文自娛耳,如今華夏蒙難,餘深知欲興個人,必先興國之道理。國家之命運,必與個人之命運休戚相關。若國人安於現狀不思進取,雖有軍人戰於疆場,國欲複興,無所複施。此間道理,皆為餘之故友所明也。
愚生勤工儉學於維國,嚐與趙氏傾宸緣慳一麵,自此以後,二人時常論辯國家之未來與個人之覺悟。時華夏國內憂外患之際,內有軍閥割據混戰,外有列強虎視眈眈,實則難以支持。
餘勸趙留居海外,一則避免戰亂傷及無辜,二則其才具學問著實遠勝常人萬分,如此他日也好榮歸故裏,榮耀顯赫。
趙聞餘此言,痛罵怒斥,搖頭歎息,不勝唏噓。
其教導曰:國家尚且生死未卜,何顧自身之生死?當初袁公任大總統也,寧能放任列強之虐行而不視之,更有甚者且與敵人合謀賣國,小戰且退,棄城而逆遁。如此不戰而退,拱手讓河山,當寒天下誌士心。苟一國之首尚且如此,雖民主科學已興,於平民布衣之眾而言,猶不過一紙空文耳。每思及此,餘心久痛,不能平複。此為國家之恥,百姓之苦。
值此國難之際,個人當以富國興邦為己任,返國以一技之長盡綿薄之力,雖為一截朽木,且要生根開花。當鑒前世之興衰,考當今之得失,審時度勢,運籌帷幄。
趙每論及獨立、民主、自由,慷慨激昂,鋒芒畢露。容姿閑雅自若,舉止無限風流,燦若明霞,明玉生光輝;瑩潤如酥,婉約發資媚,飄飄然宛若天人。
餘見其然,愧悔羞慚矣。因其亦達理耶,後從而隨之。以是愚生學成歸國,望以此為國為民造化一番。
身著水藍長衫的男子行走在卿離市繁華街道——皇後大道上。電車駛過時,橫空架掛在鋼架上的電車線不時顯出幾朵碧綠的火花。
道旁建造著各國風格的洋樓別墅,精致華美宛若宮殿。一幢幢,一座座,構製獨具匠心,風格奇異宛然,氣勢壯闊,堪比森國皇後大道。
這位藍衫公子笑著搖搖頭,啪的一聲打開手中的青陽扇,以蜜結迦南為扇墜,扇麵龍飛鳳舞地書著“風流”兩個大字,煞有介事地搖了兩下,歎道:“我華夏國自古以便是重鑾聳翠、飛閣翔丹、水流花浮之景致,陽光普照,微風悠煦的氣候當真迷人。可是這萬國會般的景色,到底失去了華夏國的文化韻味呀!”
這人聲音痞氣婉婉,句句透著股古時文人的酸腐味道。麵貌風流雅致,舉止窈窕多姿,看起來倒像個風流公子。
隻見他撇進大道旁一個小小巷子,步子歡快地七彎八拐。
忽的眼前豁然開朗,陣陣熱情洋溢的小販叫賣聲迎麵而來。街道雖窄,兩邊卻有茶樓,酒館,包子鋪,作坊。道上還有挑擔子著布衣的漢子,趕毛驢拉貨車的老頭兒,嘻嘻鬧鬧穿街而過的小孩兒。
男子頗為滿意的點點頭,嘖嘖讚歎道:“這才是愚生記憶中的家鄉嘛!待我玩兩日再去尋那個滿腦子家國大義的冷美人罷。”
哎?你問我為什麼要出來搶鏡頭?
誒喲,別這樣嘛!人家好心好意出來暖個場,沒有功勞也有苦勞不是?再者,愚生出現在這裏也是天意呀,(這才不是天意,是你們作者大人需要一個蛇精病的小朋友來聊以娛樂!)俗話說天命難違,逆天而行是要倒大黴的。
愚生再怎麼說也是風流倜儻一表人才的美男子一個,與我家傾宸更是青梅竹馬兩小無猜,愚生在這裏也是頂重要一角色,出場當然得風華無限。
嗬嗬,諸位看官們表著急,感情也是循序漸進的麼。咱家傾宸冷美人一個,也不可能腦殘地就對蘇小朋友死心塌地。愚生明白,諸位看官心急地想看到有情人終成眷屬,什麼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的,諸位且慢慢等哈!
(表問我這裏為什麼會跳戲,夜半子時咱失眠了,僅以此聊表自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