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2章 登陸日本(二)(1 / 2)

江南製造局重新恢複生產,也是華東政府將上海作為迎戰英法遠征軍的前沿港口基地的重要條件之一,因為隻有上海地區具備軍艦的基本維修能力,才有條件做為華東政府前沿港口基地,迎戰英法遠征軍。否則連給軍艦做個全麵檢修都要把船拖回青島去,這樣的前沿港口基地也就沒有任何意義了。

登陸日本作戰和爪哇撤僑是同時進行,因此海軍的艦隊也將分成兩批,分頭行動。

爪哇撤僑行動實際還有引出英國的遠東艦隊決戰的目地,因此分配的軍艦實力也較強,將出動5艘戰列艦,包括最新的幹將號、莫邪號,和威洋號、博洋號、飛洋號三艘,除了還不具備實戰能力的敷洋號之外,這5艘戰列艦確實是人民軍海軍中最強的軍艦了。

英國的遠東艦隊共有8艘戰列艦,包括6艘老人星級和2艘百夫長級,不過百夫長級屬於2等戰列艦,戰鬥力並不強,而老人星級是威嚴級的簡化改進型,雖然保持了威嚴級的武裝,但削弱了裝甲,隻是增大了續航力。

從總體來看英國的遠東艦隊雖然擁有8艘戰列艦,但實力並不強,和華東政府現在的8艘戰列艦相比,明顯是落入下風,雖然大英帝國的海軍有逢敵必戰的傳統,但如果敵方的實力過於強大,又並不是非戰不可,也不會輕易出戰,因此人民軍隻出動5艘戰列艦,就是讓英國遠東艦隊認為自己有一戰之力,而主動出戰。人民軍海軍則可利用這個機會,重創英國遠東艦隊,也是在遠征軍到達之前,先削弱遠征軍的部分力量。

而爪哇撤僑艦隊除了戰列艦之外,還出動濟南號、天津號兩艘裝甲巡洋艦,以及青州號、沂州號兩艘大型防護巡洋艦,和第1、4巡洋艦分隊,第1、3驅逐艦分隊,以及16艘運輸補濟艦。

旗艦是穿越軍艦中的嶽陽艦擔任,這次爪畦撤僑行動的總指揮官則是由王海龍擔任,如果和英國遠東艦隊交戰,嶽陽艦並不參戰,而是為參戰的軍艦提供射擊單元指引。這主要是因為艦隊的實力足夠,無需要穿越軍艦參戰,另外也是讓海軍積累作戰經驗。

相對來說登陸日本作戰的艦隊就要弱得多,主要是遠洋號、瞭洋號兩艘戰列艦,以及4艘鎮遠級鐵甲艦。畢競現在日本艦隊的實力己經很弱了,戰列艦一艘都沒有,主力隻是兩艘裝甲巡洋艦,因此登陸日本作戰主要是方式還是兩棲登陸作戰,海上艦隊作戰基本不會發生,軍艦的作用主要是為登陸部隊提供護航和火力支援。

遠洋號、瞭洋號雖然也是戰列艦,但在原設計上就存在著很大的缺陷,艦齡都超過了15年,早己經是過時的型號,以前是因為海軍就隻有這兩艘戰列艦,還不得不把兩艘大型裝甲巡洋艦拉進來湊數,因此也隻能說是對付著用吧。但現在連自造加俘虜,己經有了8艘戰列艦,那麼這兩艘戰列艦自然就可以退居二線。

不過作為對岸轟擊的火力支援軍艦,這兩艘軍艦到是合格的,因為這兩艘軍艦均安裝了三座雙聯裝280毫米主炮,本來首尾的4門主炮是35徑倍距,中間的2門主炮隻有30徑倍距,因此6門主炮不能使用相同的射擊單元,但華東政府在改造這兩艘軍艦時,在前後主炮均換裝成30徑倍距,這樣雖然威力有所下降,但可以使用同一射擊單元進行齊射,實際的作戰效率反到得到了提升。

如果說遠洋號、瞭洋號還能說是差強人意,那麼4艘鎮遠級鐵甲艦則完是最後一點剩餘價值,本來這4艘軍艦都己基本到了退役的年限,已經下放到了預備役中,隻是華東政府出兵參戰,正是用艦之際,因此才將這4艘軍艦又重新編入現役,並劃歸給海軍陸戰隊使用。不過這4艘鐵甲艦當海上的浮動炮台,還是可堪一用的,在此前華東政府的三次登陸作戰中,均發揮了應有的作用。

當然,這6艘軍艦可以完成火力支援的任務,護航就有些力不從心了,雖然火力、裝甲尚能一戰,但航速太慢,遠洋號、瞭洋號隻有16節,而4艘鐵甲艦連12節都有些免強,而日本還有兩艘裝甲巡洋艦,航速都在20節以上,因此海軍將剛成立的第2裝甲巡洋艦分隊拔給登陸艦隊,它們既使參與對岸轟擊、火力支援,也能為登陸艦護航。

另外還有第5、6巡洋艦分隊,第2、4驅逐艦分隊,以及8艘登陸艦,8艘運兵艦。而穿越軍艦將出動兩艘,為襄陽艦、懷化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