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破家縣令(1 / 2)

楊易離上一次回家有一年多的時間了,自從踏上了修行這條路以來,一直有種恐懼感圍繞著他。修行本不是常路,屬逆天之舉,自然不會一路風平浪靜,坎坷磨礪是少不了的,自己選擇了這條路,當然是無怨無悔。但是如若因而牽累了家人,那是何等的痛苦,畢竟楊易雖是淡然,看輕人生,並不代表他有梟雄的心態,犧牲親情還是做不到的,這也是他潛意識裏避免和家人多接觸的原因。到了現在,楊易覺得本錢足夠了,可以庇護雙親了,即使是把他的來曆端上桌麵,隻要保持小心,也完全可以做一個保護者了。所以楊易這次回家還打算說服父母一同搬去北京楊易的莊園居住,這樣就可以有效的就近保護,幾個月後,父母也應有了初步的自保能力,但沒想到一回家,首先入目的卻是一片狼籍,連房子都不在了,隻剩下一地的斷牆破瓦。還隱約可見石灰粉刷的‘拆’字。

城市拆遷,看到也就明白了,楊易到也不擔心,用千裏眼一望,想知道父母搬到那裏去了,不料掃遍全城,也沒有父母的蹤影。這可奇怪了,去哪兒了呢?

父母沒找到,自家鄰居到是被發現了,鄰居一家搬在兩三公裏遠的一個小區裏麵,楊易就打算上門問問,兩家關係一直不錯,老爸老媽到哪兒去了他們一定知道。

不料敲開房門,臨家大媽一看到楊易,眼淚就掉了下來,拖著楊易的衣服就往門裏拉哽咽著說;“你這個死孩子,可算是回來了。”

楊易一下子有點摸不著頭腦,這是怎麼了?我隻是來問問老爹老媽到……,剛想到這兒,一陣不好的預感上了他的腦袋,“不是,不是我爸媽出了什麼事吧?”

結論就是噩耗!還是雙重噩耗!!就在十幾天前,楊易的父母因‘意外事故’雙雙去了,因為楊家子女聯係不到,有關部門本著降低社會影響的考慮,從快處理,當晚就把遺體火化了,現在骨灰盒就在大媽家裏,楊易現在就捧著父母的骨灰,坐在沙發上聽大媽給他講述事故的來由。

這個縣城的縣長年齡快到站了,今年的人代會上可能就要下了,但是人代會召開的時候離他年齡到線還是有半年多的時間,這種情況在官場裏如果操作的好,還是可以留任一屆的。所以這個縣長就動了心思,想要再當幾年。

象他這樣的一個官員想要再賴幾年需要些什麼條件?又拍又送是免不了的,但還得有拿得上台麵的東西,那就是政績。現在做什麼又快又顯政績,那隻有建城市地標了。楊易老家這地方的縣標建築還是十幾年前建的,以現在的眼光來看確實是有些落伍了,新建地標縣城市民也大都讚同,這本身不成問題。但是要新建地標要有地方呐,縣城裏的地皮已經沒有空的了,縣長在地圖上大筆一畫,“就在這裏建”,於是,楊易他們家就成了拆遷戶。

一般的拆遷程序是這樣的,先是簽合同,然後是給住戶一定的時間搬家,再是拆房子。

但是我們的縣長大人等不及呀,他得在人代會召開前把地標建築主體完工呀,於是,簽合同倒是沒有問題,為了官位,縣政府給的補償還是合理的。但是住家哪有一簽合同就搬出去的,總要有個找地兒的時間吧。結果縣長手下就有拍馬屁的出了餿主意,趁著白天住戶家裏沒有人,把房子一麵的牆推dao,這樣損壞不了什麼家具,但是住戶又不可能再住在這漏風的地方,隻能快速找地方搬走,即使是砸壞了什麼家具,讓拆遷公司負責賠償一下,也要不了多少錢,隻要保住縣長大位,這些損耗都是值得的。結果,楊易父母就死在了這個‘值得’手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