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左右逢源,圓潤處事——輕鬆贏得好人緣 投入真心,贏得回報(1 / 1)

第十章 左右逢源,圓潤處事——輕鬆贏得好人緣 投入真心,贏得回報

人際關係最重要的法則就是要主動付出,因為每個人都希望得到別人的幫助。然而大部分的人都不願主動幫忙,隻要能主動先幫助別人,你就會受到歡迎,當你不斷地主動幫助別人,把肩膀借給別人,別人就開始依賴你,就不能沒有你。當別人不能沒有你的時候,就歡迎你、喜歡你,你自然成為管理者。

義烏勁升製衣公司總經理劉凱,是一個善於關心下屬的企業家。比如廠裏工人張偉的母親固患肝癌急需一筆醫療費,這筆昂貴的醫療費對於家庭情況本不富裕的張偉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走投無路的張偉被迫求助總經理劉凱,劉凱了解到張偉的情況後,二話沒說就給財會打了個電話:“馬上提出5萬元現金出來,送到我這裏。”之後劉凱還對張偉說:“你現在不要有思想包袱,救人要緊,工作可以先停一停,如果這5萬元不夠,再來找我。”拿到錢的張偉感動得熱淚盈眶,不停地說:“王總,真是謝謝你,你就是我的救命恩人,有機會我會報答你的。”盡管後來張偉的母親還是去世了,但是張偉對於總經理劉凱的感微之情卻一直埋在心裏。

2001年,由於市場競爭激烈,劉凱的鞋業公司經營舉步維艱,不得不靠裁員來維持公司的正常運轉,張偉也在這次的裁員中失去了工作。不過,當他聽說在馬來西亞定居的叔叔要來大陸投資辦廠時,第一時間就找到叔叔,把曙光公司的現狀詳細地告訴了他,並向叔叔講了總經理劉凱的人品,提起了那次母親生病時劉凱的慷慨相助。聽完張偉的一番介紹,老人決定把錢投在人品信得過的劉凱的廠子裏。這筆資金的注入,對於劉凱來說真的是天大的好事,公司不僅有了轉機,還擴大了生產規模,他的事業也有了更大的發展。

敬人者,人皆敬之;愛人者,人皆愛之。隻要管理者以一顆真誠的心去麵對員工,就能夠得到他們同樣的回報,為自己增加一個可以同甘苦、共發展的堅強靠山。如果你想成為一名卓越的管理者,更要以心換心,才能得到員工的支持,並依靠他們的力量,取得事業的成功。

福建九牧王服裝公司的老總林聰穎,最開始做糧食生意時遭人欺騙、被害得很慘,就連工人的工資都發不出來。在1984年的最後一天,林聰穎身上隻有300多元錢,看著辛苦工作一年的員工,他的內心充滿慚愧和內疚,硬著頭皮說:“咱們今年的生意虧了,實在沒錢發工資,隻有這300元錢大家先拿去用著,等過了節我一定盡快補上。”員工們卻沒有一個要錢,他們都異口同聲說:“林老板,我們相信你的為人!”當場,林聰穎被感動得熱淚盅眶。

其實,員工們的反應並不奇怪,因為林聰穎在平時就非常關心他們,這贏得了他們的信任和忠誠。從開始創業時起,林聰穎就特別關心員工:檢查員工宿舍,發現有的宿舍沒有電視,馬上就派人添置。盡管從宿舍到工廠隻有不到10分鍾的路程,但林聰穎還是為他的員工安排通勤車,並且說:“天這麼熱,怎麼能讓我的員工在烈日的暴曬下走著去上班呢?”

這種將心比心的關懷,贏得了員工們時林聰穎的由衷擁護和愛戴。也正因如此,在林聰穎遭遇最艱難的時刻,員工們能夠理解他、支持他,並且不離不棄地跟著他從逆境中站起。經過十幾年的努力,林聰穎建立了資產過億、年產值7億元、員工1800多人的九牧王服飾發展有限公司。

戴爾·卡內基說:“時時真誠地去關心別人,你在兩個月內所交到的朋友,遠比隻想別人來關心他的人,在兩年內所交的朋友還多”。一個從來不關心員工的管理者,事業必定遭受層層的阻礙,即損人又害己,注定是個失敗者。以心換心,隻有幫助員工,善於與他們共事,才能得到員工相應的付出,同時也獲得了自我人格的提升,得到無數人的信賴與支持,成為你可以依靠的對象。

常言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在職場中,良好的人脈關係和工作口碑是我們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人脈是靠自己經營出來的,幫助別人越多,你得到別人的幫助也就越多,你成功的幾率就越大。竭盡全力地去幫助別人是每個管理者都應該主動去做的,等到你需要幫助的時候,就會得到同事投桃報李的友好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