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14.表達感受要委婉

許多人常錯誤地認為,如果在家人和朋友麵前,不管有什麼話都要直接地說出來,沒有必要那麼委婉含蓄。因為如果在家人和朋友麵前還委婉含蓄的話,那就是虛偽的表現了。

這種想法看上去似乎並沒有錯,但在實際生活中卻往往行不通。因為不管是家人,還是朋友,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都有自己特定的情緒。如果不能有效地顧及這些情緒的話,有可能造成家人反目、朋友斷情。可見,表達還是要講究一些技巧的。

語言是一門學問,也是一門藝術。要想在生活和工作中遊刃有餘,就要掌握這門藝術。隻有委婉含蓄地與自己身邊的人進行交流,才能使家庭更融洽,朋友更和睦。

在這裏,委婉並不是虛偽,而是一種方式,一種以真誠坦蕩的溝通來對待人的方式。它尊重他人的感受,不輕易傷害他人。委婉意味著對他人是信賴的,表達了這樣的意思:“隻要我尊重你的感受,而且盡量克製著自己不去傷害你,那麼我相信你對我的意思也一定能夠很好地了解。”

說話如果不注意方式,太直接了,那會造成很糟糕的後果。

首先,太直白的表達方式會在不經意間傷害別人的自尊心。那些自尊受到傷害的人,會感覺自己沒有用,從而產生自暴自棄的念頭;

其次,太直白的表達方式有可能會讓對方氣憤,隻是想著如何去反擊和報複你,而不會想到如何去改變自己的不足,這和你的初衷會有很大反差;

再次,太直白的表達方式有時候會讓對方感覺你是在侮辱他。對方如果脾氣好也就罷了,如果脾氣不好,有可能會和你發生衝突。這樣對你而言,就得不償失了。

生活中,不但要對自己身邊的家人朋友注意自己的表達方式,對於孩子更要注意。比如,一位母親剛好發現自己的孩子早上起床沒有疊被子,還把家裏弄得亂七八糟,而此時孩子正在院子裏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於是,這位母親就大聲對孩子吼道:“你快給我滾回來,被子都沒疊,屋子弄得那麼亂,你幹什麼吃的!”這樣的方式會使孩子對家長產生厭煩心理和逆反情緒,他們在以後的日子裏,會處處和家長作對,從不聽家長的話。

如果與孩子談話時委婉一些,就會收到意想不到的好效果。同樣是上邊的故事,看一下另一位母親的處理方式:她走到院子裏,把孩子叫到一邊。用很低的聲音對孩子說:“寶貝,你忘了整理房間了吧?咱們可有約法三章,房間整理好了才能出去玩兒,你還記得嗎?現在快回家收拾一下,好嗎?”

同樣的事情,顯然這位母親能夠讓孩子心悅誠服地去收拾屋子。她這樣委婉地勸說,既達到了目的,也教給了孩子如何去委婉地表達自己的意見,而孩子也會感激母親沒有當著朋友的麵讓她難堪。

可見,不管是對待大人,還是對待孩子,都要注意你說話的語氣。如果能夠委婉地與其進行交流和交談,就會收到非常良好效果;反之,就會適得其反。

直白的語言,往往會傷到別人的心。因此,表達自己的觀點時一定要注意使用方法和技巧,要委婉地表達,這樣才能讓人易於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