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從諸葛亮的睡眠說睡眠養生
大夢誰先覺?
平生我自知。
草堂春睡足?
窗外日遲遲。
這首詩是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智者諸葛亮所作。曆史上,劉備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第三次到隆重時,諸葛亮正在午睡,醒後,他詩意頓發,便作了一首詩。其中就有“草堂春睡足”之句,可見他原是十分重視睡眠養生,要不然怎麼會一覺睡到太陽快下山了呢!
而我們生活中,很多人別說是睡午覺了,就是晚上睡覺也難得睡安穩。這樣的生活方式,對身體帶來的傷害可想而知。
古人雲:“眠食二者為養生之要務。”身體出現疲勞時,睡眠最有效。為了恢複體力消耗,增強精神活力,每日保證充足的睡眠,就能消除疲勞,可以恢複和重新調整新陳代謝。因此,保持良好的睡眠,對於養生健身、延年益壽非常重要。
早年的諸葛亮隱居隆中,過著“躬耕隴畝”的田園生活。由於他深諳睡眠養生之道,總是一覺睡去,不管“窗外日遲遲”。《三國演義》裏說:“南陽有隱居,高眠臥不足”,“柴門半掩閉茅廬,中有高人臥不起”。
但後來,由於他出來輔助劉備打江山,尤其劉備死後,為扶助其遺孤(後主劉禪),常“夙興夜寢,事必躬親,而每天食不足升”,長期勞累過度,積勞成疾,終因心肺衰竭而殞的。
已有前車之鑒,但後人卻並沒有以此為界,可謂後繼有人。在我們生活中,我們幾乎每天都能看見上班族通宵忙碌的身影,霓虹燈下的縱酒狂歌者依稀可見,浮躁的網絡上無數“夜貓子”沉溺其中。他們對自己的健康漠不關心,仍然肆無忌憚地揮霍著自己的睡眠時間。
每每此時,我就恨不得自己有分身術,挨家挨戶地勸說:“去睡覺吧!”不過,即使我有這樣的分身術,對方還不得以為我是哪個“瘋子”?百思之後,我隻好將我多年臨床經驗以及所接觸的各類不同症狀的患者,編撰成書,希望以此來喚醒大家,就像小沈陽說的那樣,人這一生其實可短暫了,有時候一想跟睡覺是一樣一樣的,眼睛一閉一睜一天過去了。眼睛一閉不睜,這輩子就過去了。
如果說要你金錢和健康之間二選一,相信大多數人都會選擇健康,因為這是一個人安身立命之本。
如果說要保持健康的最基本的要素是什麼,那就是吃和睡。吃,每個人每一天都要吃,而睡很多人卻忽視了。少睡或不睡,不會導致胃痛之類的明顯症狀,頂多是哪天有空一個勁睡個夠。
然而,俗話說得好“明槍易躲,暗箭難防”,人不吃飯就會肚子餓,人不睡覺帶來的症狀卻不那麼明顯。但是,我要告訴大家的是,如果你睡好了覺,懂得了如何睡好覺,就會消除疲勞,抵禦感冒,增強免疫力;保護大腦清醒,減少心理疾病;減少肝病的發生;利於防止糖尿病、高血壓的產生。
相反,如果少睡或者不睡,甚至是失眠,那麼就會給你帶來頭昏、頭暈、食欲下降、精神不振以及記憶力減退等症狀,壽命減短。持續性失眠則會引起血壓、血糖、血脂升高,導致心腦血管並發症,造成內分泌失調,已發生內分泌係統障礙和精神障礙。而且,失眠者的衰老速度是正常人的2.5倍到3倍,是愛美女性的一大忌諱。
因此,當你自以為睡覺對健康來說,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時,我勸你還是停下腳步,回到那個你一輩子差不多有三分之一的時間都要在那上麵度過的地方——床。否則的話,正如本書中我所說的那樣,
“不是不報,時候未到。欠身體的債,遲早都要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