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是大企業,在美國和歐洲都有線下市場,而且最重要的是,他們熟悉產品包裝和商業運作,在產品推出之前,就進行了大量的試水和調研。”
陳東首先看的是idis的產品圖,索尼的隨身聽外觀上跟ipod很像,不過ipod更簡約,按鍵也隱藏得很好。
產品的外觀設計,是陳東給出的建議。
電子產品更新換代,往往會往外觀更簡約、按鍵更隱秘的方向走,所以陳東一開始就特意讓工程師在設計外觀的時候,在上麵做了不少文章。
“這些是索尼用戶的售後留言。”安妮拿出的幾份文件都還是從網上粗略拷貝的,還沒有來得及整理成冊。
陳東掃了一眼,將文件遞給了王安幾人。
“這……”王安瞥了一眼馬國良和旺財,直接說道:“跟我們的ipod也太像了,拿這些文件用來給我們的產品做宣傳,完全沒有違和感!”
“索尼是大公司,在北美和歐洲的市場份額都不小,”安妮隨即從文件堆裏找出他們為idis鋪設的實體廣告樣板,“他們在產品上線之後,在各大商場、街道、電視媒體上投下了大量的廣告。”
“所以,雖然我們的產品是同一天上線的,但是他們的產品熱度遠遠超過我們。”
“按照網上能查到的數據,他們第一期產品有三萬台,很快就銷售一空,下一批產品已經在緊鑼密鼓地往各大賣場運送。”
說話的時候,陳東打開了電腦,在界麵上搜索索尼idis,看到的新聞都是索尼隨身聽被搶購,年輕人連夜排隊的畫麵。
點開亞馬遜官網,ipod的產品主頁麵下方,不少人已經在線上留言:
“索尼的MP3一台500美元,這款隻要399美元,能聽出人聲嗎?”
“買了,播放音樂很流暢。”
“這個跟索尼那款有什麼區別?不會又是抄襲的吧?”
“瞎了你的狗眼!看清楚這兩款產品是同一天上線的!”
此時,在網上圍觀罵戰的一個大學生,正樂此不疲地拱火。
“克裏斯,”室友一邊搗鼓房間內的收音機,一邊說道:“不是說要去排隊買MP3嗎?”
“你要是不去早點,索尼的店麵又排滿人了。”
克裏斯抓著一頭金發,含糊道:“索尼的MP3,太貴了。”
“你不是早就準備好錢了?”室友問。
“過來,我給你看個好東西!”克裏斯指著頁麵上的MP3圖片,“這個怎麼樣?”
室友不明所以,“索尼出新產品了?”
克裏斯搖頭,“好像是一家不知名的小公司,研發出來的新產品,跟索尼同款差不多,但是隻需要399美元。”
“那你還等什麼?趕緊下單啊!”
克裏斯又搖頭,“不知道這東西是真的還是假的。”
“到論壇上看看。”室友一著急,直接將他的電腦界麵搬過來,在上麵搜索“ipod”。
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原來有這麼多人都在亞馬遜上購買了同款產品,而且網友的留言評價都還不錯。
“等什麼,下單!”室友激動極了,直接登上了自己的賬戶,“才399美元,我也要買一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