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網友都在網上分享,自己將注意力從索尼idis轉到ipod的心路曆程。
因為用戶在網上留言,將ipod大誇特誇,引起了兩方電子發燒友的論戰,越來越多的網友加入到罵戰當中。
罵戰越激烈,ipod的熱度就越高。
ipod憑借著不俗的表現,在與索尼頭部產品的競爭中,竟然一點都沒有遜色。
“他們預售隻有三萬台?”陳東抓住了重點,問安妮:“怎麼回事?”
安妮點頭,“對!他們的產品跟我們的產品一樣,也在市場試水的階段,大公司比較謹慎,所以一開始沒有準備太多的存量。”
馬國良和旺財一聽,立馬笑出了聲,“那他們競爭不過我們!我們第一期就準備了一百萬台!”
看著他們得意的表情,安妮玩笑著說道:“我記得當初老板說要生產一萬台ipod的時候,是誰反對來著?”
馬國良切了一聲,主動承認,“是我眼光放得不夠高,我錯了!”
“老板,除了存量的優勢,我們還有價格的優勢,”安妮正經起來,認真分析,“索尼的這款產品,售價是500美元,我們的產品比他們功能上多了一個錄音的功能,而且售價還低了一百美元。”
王安補充:“對了,我們在海外的線上社區,不少人都在討論ipod和idis的區別。”
“不過,這社區是我們龍騰創建的,需不需要把關於idis的評論清理出去?”
話音一落,陳東同時看向他,像看一個傻子一樣。
“我們有價格優勢,也有存量優勢,你怕什麼?!”陳東真是恨鐵不成鋼,說完,還得耐心給他解釋:“我就是要讓他們在網上吵。”
“他們越吵得不可開交,就越能給我們的產品增加熱度。”
王安疑惑了,“那……會不會給我們的產品帶來不好的印象啊?”
“互聯網時代,我們的產品保質保量,根本不怕印象不印象的。”陳東敲著桌子,“現在我們首要的目標,就是要保護好網上的銷售渠道。”
看來王安還沒有看透互聯網的本質,陳東也不跟他多說,直接對安妮說道:“隻要保證我們在亞馬遜銷售渠道的安全,我們的產品很快就會被賣空。”
“老板放心,我們在亞馬遜注冊的掛牌公司,可以繞開歐美監管,短時間內他們肯定是察覺不出來的。”
龍騰科技實驗室。
工程師已經規劃好了第二代MP3的功能和外觀設計,隻是還有很多的技術瓶頸需要突破。
“我們第二代的MP3一定要突出一個理念,那就是‘數字化’,”陳東看著工程給自己的設計圖初稿,強調說:“現在手機、電腦都在進行技術更新。”
“將來的手機會越來越小,電腦會越來越輕薄,別看MP3隻是一個電子爆發時代的一個過渡產品,要是好好利用,說不定會是我們技術上突破壁壘的一個跳板。”
工程師眼睛亮了,“電子產品更新迭代的速度確實在加快,不過MP3這種數字音頻技術,應該還能在市場撐幾年。”
“我們已經有了第二代的規劃,那第三代的產品還需要怎樣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