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社會欲望變動力之比較(1 / 3)

中日社會欲望變動力之比較

欲望論語

●從GDP總量來看,我國已接近和能夠與美日這樣的最發達國家並駕齊驅了,但按人均GDP,我國又不得不與那些欠發達的發展中國家為伍。

●中國、印度、俄羅斯這樣的領土和人口大國,在GDP和人均GDP上,卻變成了無法與日本相比的小國,這樣的大小變化,難道不發人深省、催人反思和奮進嗎?

●有日本人形容日本社會是一列高速列車,之所以高速,是因為每節車廂都有發動機,果真如此嗎?

2007年末最激動人心的數據是:我國國內總值(GDP)達到246619億元,約合3.4萬億美元,人均比上年增長11.4%,經濟連續五年以達到或超過10%的高速度在增長。

這說明:我國的GDP在2005年繼超過意大利、法國、英國之後,正接近德國,成為僅次於美國、日本、德國之後,世界第四大經濟實體,被稱為“中國奇跡”“中國的崛起”。

這說明:我國的綜合國力已躍居世界強國之列,多少代人夢寐以求的“超英趕美”正在變為現實。

這說明:我國的經濟在經過長期的積累和探索,已找到了一條適合國情的理想模式,正在快速發展。

這說明:中國人民不僅能夠創造無與倫比的輝煌的古代文明,而且也能趕超世界發達國家,為人類做出更大的貢獻。

GDP,正是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代表和體現。

從GDP總量上來看,我國無疑屬發達國家行列,不僅超英趕德,直逼日美,而且快速發展勢頭不可阻擋,大有領先世界之勢。一些西方所謂的“中國問題專家”又在重彈什麼“中國威脅”論調,另一些頗具發展眼光的學者也在預言:中國還需要多少年就可以超過日本和美國,成為世界第一的超級強國。

顯然,這樣的“研究”和預言都很偏頗,以GDP而言,他們僅隻看到總量的增多,而未看到人均依然很少的“中國特色”。據《中國現代化報告》分析:在1950年至2000年的50年間,中國的人均GDP由區區36美元增長到840美元。其中,1978年開始實行改革開放時,人均GDP尚不足300美元,增長主要是在1978年之後實現的。而此時,美國由1582美元增長到34100美元;日本由112美元增長到35620美元,兩國的增長的增長速度比我國還快一些。由於1950年的起點比我國多很多倍,所以美日在人口比我國少得多的情況下,GDP總量卻比我國多。

而我國2003年的人均GDP僅與美國1920的人均GDP相當;我國2005年人均GDP達到1700美元,短短幾年,比2003年翻了一番,但僅僅達到了英國1820年的水準,僅僅隻相當於當年日本的1/20,美國的1/22。

這就形成了一個巨大的反差,從GDP總量來看,我國已接近和能夠與美日這樣最發達的國家並駕齊驅,但按人均GDP,我國又不得不與那些欠發達的發展中國家為伍,在世界上的排名隻能按倒數算,羞於啟口。這就是我國特殊的基本國情。正如溫家寶總理曾經深有感觸地慨歎的那樣:再大的數字,若用13億人口去除,那都是小數字了;再小的數字,若用13億去乘,那都是大數字了。

為什麼呢?

特殊的國情形成了特殊的GDP結構,最明顯的表現就是總量與人均反差太大,不成比例,地區與地區的發展很不平衡。

到2007年底,在深圳繼香港和台灣地區人均GDP超過1萬美元之後,我國這三個地區已達到發達國家的標準。緊追其後的北京、上海、廣州、浙江等地區,也即將達到這一標準。但西部還有省區人均GDP仍未超過一千美元大關。尤其是西部一些農村的人均GDP尚隻有數百美元,與東部沿海相比,反差更大。

而“GDP綜合症”所帶來的一係列問題和矛盾又困擾著GDP的再增長。寵大的農業人口;不是在縮小而是在增大的城鄉差別、行業差別、地區差別;資源的驚人浪費:生態環境的急劇惡化;人口老齡化速度的加快;政治、文化體製改革的滯後等,都是製約因素。在全國人均GDP達到1000-3000美元時,進入了全麵轉型期,種類矛盾和問題都將在這一時期凸現,該怎樣應對呢?

就GDP而言,就是要用科學發展觀統領GDP的增長和發展。

有日本學者為日本繪製了四幅關於GDP的圖:

一幅是領土麵積圖。在這幅圖上,日本很小很小,僅僅隻有區區37萬平方公裏,根本無法與中國、美國、俄羅斯、加拿大等領土麵積大國相比,約隻相當於中國的一個中等省。

同樣,在另一幅人口圖上也是如此。日本雖也有一億人口,在世界上也算人口大國,但隻相當於美國、俄羅斯的一半,更不能與人口過十億多的中國、印度這樣的人口超級大國相比。但另兩幅圖就不同了,日本不再小,而是變大了。猶如日本動畫片中的小人變巨人一樣變大了。

這就是GDP圖。在這張圖上,日本被成倍成倍地放大了,當美國的GDP總量超過10萬億美元時,日本也達到了5萬億美元,成為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經濟大國、強國。

同樣,在人均GDP圖上,日本依然是緊追美國之後的世界大國、強國。

而中國、印度、俄羅斯這樣的領土和人口大國,在GDP和人均GDP圖上,卻變成了無法與日本相比的小國,這樣的大小變化,難道不發人深省,催人反思和奮進嗎?

尤其是我國,如何繪製領土、人口、GDP、人均GDP四幅一致的大國圖,正是當今應對和努力的理想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