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 6 懷有一顆感恩的心 懂得給予才能有所收獲(2 / 2)

猶太人又去了天堂,天堂裏的景象和地獄裏完全一樣:同樣也放著一張直徑兩米的圓桌,桌麵上也擺滿了美味佳肴,同樣也是兩米長的叉子,然而天堂裏的人卻都在唱歌、歡笑。這位參觀的猶太人很困惑,為什麼情況完全相同,而結果卻完全不同呢?後來他看明白了:地獄裏的每一個人都是在喂自己,但兩米長的叉子根本不可能讓自己吃到東西;而天堂裏的每一個人都在用叉子叉菜喂給對麵的人吃,同時自己也被對麵的人所喂,因此,每一個人都吃得很開心。因為天堂裏的人都懂得:因為幫助了他人,就是幫助了自己。換一種方式善待別人,能使自己和他人都快樂。

這個故事使每一個凡人都獲得一種感悟:沒有人能夠不需要任何幫助而獲得成功的。因為個人的力量畢竟有限,所有成功的人物,都必須依靠他人的幫助,才有發展和壯大的可能。

曾看到這樣一個故事:

美國的一位青年在18歲生日那天,央求富有的哥哥送他一輛漂亮的轎車作為禮物。鄰居一位10歲的小男孩看了後羨慕不已,在轎車旁端詳。青年以為少年會說“要是有人送我一輛就好了”,但出乎他意料的是,少年說的是“我要是能送一輛給弟弟就好了”。青年深深地為少年那一顆真誠的心感動了,就主動用車送這位少年回家。到家後,少年讓青年稍等一下,並進屋用輪椅推出了弟弟——原來,弟弟的身體有殘疾。此時,青年以為男孩想讓他的弟弟也坐一下他的新轎車,可是他又錯了——男孩指著轎車對自己的弟弟說:“看吧,這是他哥哥送給他的禮物,將來我也要送給你這樣的禮物。”這兩次誤會,讓青年明白了一個道理:這位少年一心隻想的是給予他人,而他因給予所得到的快樂遠遠多於他自己從索取中得到的快樂。

一個給予的心便是一片綠洲,在滋潤別人的同時,也肯定能滋潤自身。

有句俗話說得好:三個臭皮匠,能頂一個諸葛亮。在現代生活裏,競爭越來越激烈,我們更不可能完全憑借自己的力量來完成某項事業,沒有人能獨自成功。相反我們應該利用集體的力量,團結協作是獲得成功的關鍵。我們要懂得給予,在給予中收獲快樂和喜悅。給予都是相互的,我們在付出的同時,也得到了笑臉和尊重,而下一次別人也會同樣地給予我們,這樣的給予多麼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