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 6 懷有一顆感恩的心 懂得給予才能有所收獲(1 / 2)

Chapter 6 懷有一顆感恩的心 懂得給予才能有所收獲

富蘭克林說過:“人與人之間的相互關係中對人生的幸福最重要的莫過於真實、誠意和給予。”懂得給予人生才能美好,懂得給予我們才能得到收獲。

有一位農民,聽說某地培育一種新的玉米種子,收成很好,於是千方百計買來一些。他的鄰居聽說後,紛紛找到他,向他詢問種子的有關情況和出售種子的地方,這位農民害怕大家都種這樣的種子而失去競爭優勢,便拒絕回答,鄰居們沒有辦法,隻好繼續種原來的種子。誰知,收獲的時候,這個農民的玉米並沒有取得豐收,跟鄰居家的玉米相比,也強不到哪裏去。為了尋找原因,農民去請教一位專家。

經專家分析,很快查出了玉米減產的原因:他的優種玉米接受了鄰人劣等玉米的花粉。

農民之所以事與願違,是因為他不懂得這樣一個簡單的生活道理:人生要懂得給予,給予總是相互的。我們都不是孤立地存在於社會之中的,我們都需要給予和接受。給予別人快樂自己,給予別人提升自己,給予別人找回自己。懂得給予,人生才能成長和精彩。

紐約一位商人看到一個衣衫襤褸的鉛筆推銷員,頓生了憐憫之情,他把1元錢丟進賣鉛筆人的懷中,就走開了。但是他同時又覺得不妥,就返回去又從鉛筆人手中取走了幾根鉛筆,並且抱歉的解釋自己忘記帶筆了,希望對方不要介意,並且說:“你跟我一樣都是商人,你有東西要賣,而且上麵有標價。”幾個月後,在一個社交場合,一位衣著考究的推銷員迎上了這位紐約的商人:您可能已經忘了我了,我也不知曉你的名字,但是我永遠忘不了你,你是重新給了我自尊的人。以前我覺得自己像個乞丐,直到您跑去告訴我,我才明白自己也是一個商人。”

紐約商人做夢也想不到,他簡單的一句話就給了這個人重生的可能,取得了如此大的成就。給予的僅僅隻是一句話,它的能量就如此之大。

有一個猶太人在將死的時候被帶去觀看天堂和地獄,以便比較之後,能聰明地選擇他的歸宿。他先被帶去看了魔鬼掌管的地獄。他第一眼看上去就覺得十分吃驚,在地獄裏放著一張直徑兩米的圓桌,桌麵上擺滿了美味佳肴,包括肉、水果和蔬菜。圍著桌子坐了一圈人,但是,桌子旁邊的那些人,沒有一張笑臉,也沒有盛宴上的音樂或狂歡的跡象。這些人看起來很沉悶,無精打采,而且每個人都瘦成皮包骨。猶太人發現地獄裏的每個人的手裏都拿著一把兩米長的叉子。按要求這些人隻能用叉子取食桌上的東西。將死的猶太人看到,地獄裏的人都爭先恐後地叉萊,但是因為叉子太長不能把菜送到嘴裏,所以即使每一樣食物都在他們的手邊,但結果就是吃不到,一直在挨餓,因此他們急得都快發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