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及時買單,何來欠債 8、言行不一的代價
一隻狐狸為躲避獵人追殺而逃竄,恰巧遇見了一個樵夫。它請求樵夫讓它躲藏起來,樵夫讓狐狸去他的小屋裏躲避。
一會兒,獵人趕來,向樵夫打聽狐狸的下落。樵夫一邊大聲說不知道,一邊做手勢,指出狐狸躲藏的地方。獵人相信了他的話,沒留意他的暗示。狐狸見獵人走遠了,便從小屋出來,什麼都沒說就要走。
樵夫責備狐狸,說自己救了它一命,它卻一點謝意都不表示。
狐狸回答說:“如果你的手勢與你的語言是一致的,我就該好好地感謝你了。”
這個樵夫言行不一,表麵上說要保護狐狸,暗地裏卻出賣狐狸,但是沒有成功,而且還受到了狐狸的指責。像樵夫這樣的人有很多,他們在別人麵前呈現出多麵性。比如,你在一個陌生的城市,一個人和你初次見麵時,表麵上非常熱情,但他的內心可能卻盤算如何在你身上獲取利益。他也可能為了自身的利益,暗地裏出賣你。
我所說的內外一致指的是言行一致,表裏如一。說簡單一點,就是要求你具有責任感。具有責任感的人是值得信賴和依賴的。因為這樣的人簡單、真誠,內外一致。那麼,我們如何才能辨別一個人的言行,是發自他的內心,還是出於禮節的需要,或者是帶有其他目的呢?這需要我們深刻的省察。
內外一致,具體表現為行為和動機是一致的。一個人做事時的內在動機是他的真實目的,而外在的言和行隻是形式。就是說,一個人表裏如一,他的言行和動機是一致的。因此,其言行的表現是他內心狀態最自然的呈現和流露。至於內外不一,比如說一套做一套,指的就是言行與動機不一致。這樣的人讓人難以琢磨,城府很深。
我舉幾個生活中的例子來加以說明。比如,某個孩子有特長,表現優秀,小小年紀就賺到不少錢,因此,父母對孩子的要求也就越來越高。這樣的例子在古代也有,人們熟知的方仲永的故事就是一例。表麵上,父母是為了讓孩子以後可以過得更好,但實際上還是為了自己,把孩子當成賺錢的工具。這是家長言行不一的表現所在。
再比如,一些人說話很中聽,看起來也充滿善良和好意,但實際上他卻實有另外的目的。現在很多廣告詞就是這樣,商業營銷的手段往往都帶有冠冕堂皇的欺騙。這是一種人為的內外不一致,就是用虛假的言行對內在的某種自私的意圖進行隱藏、掩飾,以此達到不可告人的目的。
現在,內外不一的事情實在太多,我們麵對這些事情時,應該深刻省察。什麼是我們需要隱藏的、不願意公開的,哪些是怕別人知道、不敢麵對的。自身的弱點往往讓你擔心,不敢正視。你需要做的就是把坦然呈現,這樣會讓你活得陽光,活得輕鬆。
我們需要明白自己的內心想法是什麼,內心想的和說的做的是一樣的,這就做到了內外的一致性。雖然這是一件看起來很難的事,可畢竟值得我們去做。很多人為什麼活得不開心,盡管他有錢有勢,這是因為他內心的真實意願與外在的言行不一致,他無法擺脫這種充滿虛假的生活糾結。當他有意識地去內省的時候,就能讓自己活得輕鬆和快樂。
當內在的意圖要通過言行表現傳達的時候,我們可以通過深刻的內省來分辨是否表裏如一。言和行的一致,簡單的來說就是說到做到,有責任感。但我強調的是,你說話時需要注意,你隻能說你能做到的,不能信口開河,誇誇其談。你要審慎說話,不可妄語,遵守承諾是你負責任、值得信賴的表現。
一個善於內省與觀察的人,他是可以通過分析你的言行來做出評判的。可能有些事情你覺得無所謂,別人怎麼看是別人的事,但你別忘了,你生活在群體之中,不是孤立存在的。當越來越多的人都認為你表裏不一、說一套做一套時,你就真的被孤立了,你的生活、工作都會受到嚴重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