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釋放你的心靈,幸福在不遠處等你 遠離焦慮,擺脫煩惱
焦慮是現代社會普遍存在的一種情緒。隨著現代生活節奏的加快,工作壓力的增大,競爭加劇,以及對自我期望值的增高,焦慮已成為現代人普遍的“心病”,有人甚至說當代就是一個“焦慮的年代”。
在撒哈拉大沙漠中,有一種土灰色的沙鼠。每當旱季到來之時,它們都要囤積大量的草根,以準備度過這個艱難的日子。因此,在整個旱季到來之前,沙鼠都會忙得不可開交,在自家的洞口上進進出出,滿嘴都是草根。從早起一直到夜晚,辛苦的程度讓人驚歎。
但有一個現象卻很奇怪,當沙地上的草根足以使他們度過旱季時,沙鼠仍然要拚命地工作,仍然一分不停地尋找草根,並一定要將草根咬斷,運回自己的洞穴,這樣他們似乎才能心安理得,才會踏實。否則便焦躁不安。嗷嗷叫個不停。
而實際情況是,沙鼠根本用不著這樣勞累和過慮。經過研究證明,這一現象是由於一代又一代沙鼠的遺傳基因所決定。是沙鼠出於一種本能的擔心。老實說,擔心使沙鼠幹了大於實際需求幾倍甚至幾十倍的事。沙鼠的勞動常常是多餘的,毫無意義的。
一隻沙鼠在旱季裏需要吃掉兩公斤草根,而沙鼠一般都要運回十公斤草根才能踏實。大部分草根最後都腐爛掉了。沙鼠還要將腐爛的草根清理出洞。
曾有不少醫學界的人士想用沙鼠來代替小白鼠做醫學實驗。因為沙鼠的個頭很大,更能準確地反映出藥物的特性。但所有的醫生在實踐中都覺得沙鼠並不好用。其問題在於沙鼠一到籠子裏,就表現出一種不適的反映。它們到處在找草根,連落到籠子外邊的草根他們也要想法叼進來。盡管它們在這裏根本不缺草根和任何吃食,但他們還是習慣性地不能踏實。
盡管在籠子裏的沙鼠可以用”豐衣足食”來形容他們的生活,但他們還是一個個地很快就死去了。醫生發現,這些沙鼠是因為沒有囤積到足夠草根的緣故。這是他們頭腦中的一種潛意識決定的,並沒有任何實際的威脅存在。確切地說,他們是因為極度的焦慮而死亡,是來自一種自我心理的威脅。
焦慮不僅對動物造成了生命的威脅,對人類同樣構成了傷害。
一天早晨,死神向一座城市走去。一個人問道:“你要去做什麼?”“我要去帶走100個人。”死神回答。“太可怕了!”那個人說。”事實就是這樣,”死神說,”我必須這樣做。”這個人跑去提醒所有的人:死神即將來臨。到了晚上,他有碰到了死神。“你告訴我你要帶走100個人,”這個人說,“為什麼有1000個人死了?”“我照我說的做了,”死神回答,“我帶走了100個人,焦慮帶走了其他那些人。”
由此可見,焦慮的危害是非常大的,它是威脅人們健康的潛在“殺手”,不僅給人們帶來精神、軀體症狀的痛苦,還妨礙人們的正常生活和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