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8幸福有訣竅,快樂我支招 培養樂觀心態
舉世聞名的成功學及心理學大師拿破侖·希爾曾為我們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
塞爾瑪陪伴丈夫駐紮在一個沙漠的陸軍基地裏。丈夫奉命到沙漠裏去演習,她一個人留在陸軍的小鐵皮房子裏,暴熱的天氣熱得人受不了。沒有人可以交流談心,因為她住的地方隻有墨西哥人和印第安人,而他們不會說英語。在這樣的環境裏,塞爾瑪非常難過,於是就寫信給父母,說要丟開一切回家去。
數日後,她接到了父親的回信,信上隻有簡短的兩行字。而這短短的兩行字卻永遠留在她心中,完全改變了她的生活。
父親給她寫了什麼呢?父親寫給她的是這樣一句話:“兩個人從牢中的鐵窗望出去,一個看到泥土,一個卻看到了星星。”
塞爾瑪一再讀這封信,覺得非常慚愧,她決定要在沙漠中找到星星。此後,塞爾瑪開始熱情地和當地人交朋友,他們的反應使她非常驚奇,她對他們的紡織、陶器表示興趣,他們就把最喜歡但舍不得賣給觀光客人的紡織品和陶器送給了她。塞爾瑪研究那些引人入迷的仙人掌和各種沙漠植物、物態,又學習了有關土撥鼠的知識。她觀看沙漠日落,還尋找幾百萬年前留下來的海螺殼……原來難以忍受的環境變成了令人興奮、流連忘返的奇景。
事實上,沙漠沒有任何的改變,印第安人也沒有改變,是塞爾瑪心態的轉變,是她對生活燃起的熱情使她發生了巨大的轉變。重燃的生活熱情使她把原先認為惡劣的情況變為一生中最有意義的冒險。她為發現新世界而興奮不已,並為此寫了一本書,以《快樂的城堡》為書名出版了。她從自己造的“牢房裏”看出去,終於看到了“星星”。
2006年曾獲得美國心理學會(APA)頒發的傑出科學貢獻獎的馬丁·塞利格曼先生,用歸因風格的概念來區分樂觀和悲觀,將樂觀風格歸納為三個簡單的要素:持久性、普遍性、個性化。他認為樂觀是指人們對已發生的事件進行解釋時,對好事件作持久的、普遍的和個人的歸因,而對壞事件作短暫的、具體的和外在的歸因。這種對事件的解釋方式是後天獲得的,人們可以通過學習,將悲觀的歸因方式轉向樂觀的歸因方式,這就是獲得樂觀。而上文中的塞爾瑪女士心理的轉變就屬於這種。
此外,心理專家還說,樂觀的情緒有益於女性體內的激素平衡,尤其能抑製壓力激素分泌,不僅能幫助細胞抗衰老,讓你保持年輕活力,更能增加你的女性魅力。要知道,真正的魅力並不在於外表,而是在於你的自信以及你展示出來的樂觀精神狀態。此外,最新研究還發現,人的性格並不像過去認為的那樣無法改變,性格並不僅僅形成於青春期,而是隨時可以發生潛移默化的變化。
那麼,如何使女性擁有樂觀的心態呢?心理學家給出了一些這樣的答案。
1告別焦慮
耶魯大學的一位心理學教授說:“當你情緒焦慮的時候很容易在思考中迷失自我,並且往往難以從這種無謂的思考中跳出來,會陷入一種猶豫、不安的狀態,失去進取心和改造當前生活的動力。”所以,當你情緒焦慮的時候,一定要停止無謂的胡思亂想,可以去做些你感興趣又能讓你投入進去暫時不去胡思亂想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