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心是在不斷的進步、不斷的努力中逐步建立的,半途而廢,是造成我們缺乏自信的重要原因。因此,凡是我們認為應該做而且已經著手做了的事情,就不要輕言放棄。在你放棄的時候,你可能會感到很輕鬆,但事情過後,你就會不斷地增加心理壓力,直到你產生內疚、產生自卑。千萬不要為自己找任何理由放棄你正在做和應該做的事情。
2.不要讓自己成為別人。假如你想要成為別人,那麼,你就會生活在別人的影子裏,看不到獨立的自己,那你也就永遠也不可能找到自信。凡是我們認為應該做而且已經著手做了的事情,就不要輕言放棄。模仿是上帝賦予我們的秉性,也是我們的能力之一。
在學習、從業之初,模仿是可以的,甚至是必要的。然而,造物主生你,是讓你成為真正的自己。各具特色、千差萬別麵孔的本身,就說明造物主是以多樣性來塑造這個世界的。任何雷同,都會使其中的一方失去其存在的意義。因此,你可以模仿別人,但千萬不要讓自己成為別人,你就是你自己,你一定要找到你自己的獨特之處,顯示自己,造就自己。
3.做事不拖延。在現實生活中,有的人之所以缺乏自信,是由於挫折長期積累的緣故。也就是因為他們在日常一些小事情上沒有處理好,不斷積累,不斷地給自己增加心理壓力,久而久之,就會使自己覺得自己什麼事情也做不好,在心理上產生一種失敗感,因此而缺乏自信。所以,建立自信的最好辦法,就是認真對待每一件小事。凡是自己認為應該做的事情,不管事情大小,都要把它處理好,認真對待,首先給自己一個好的交代,讓自己滿意。對於建立自信來說是沒有任何小事的。
行動有效率,做事講方法。要做到這一點,就要養成做事專心致誌的工作作風,同時,養成今日事今日畢的好習慣。不讓事務性的工作纏身,心理就會感到輕鬆,就等於去掉了自卑存在的理由,也就很容易培養自信心。
4.做事要有計劃。做事的方法有很多,其中做好計劃、按計劃行事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做好計劃、按計劃行事,不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而且可以體驗工作的節奏感,使你不至於把工作當做是一種苦役,而是當做一種享受。你在工作中將會感受到生命的脈動,把握生命的韻律。
社會上有很多人,他們整天忙忙碌碌,但如果你問他們取得了什麼成績,他們可能答不上來。對於他們來說,忙碌是他們工作必要的表現形式,如果不忙碌,好像就不是在工作,這就是做事不講究方法造成的。做事不講究方法,使他們做事沒有成效。久而久之,他們隻是注重形式,而忽視了效率這一基本內容。世界上什麼東西能給我們帶來信心?成就。成就是靠什麼取得的?努力。努力是取得成就的必要條件。但隻是努力還不行,做事還要講究方法、講究效率。
5.發揮自己的長處。如果你總是做不適應你的事情,總是拿你的短處與別人的長處比,那你很容易產生自卑感,挫傷自己的信心。人是在戰勝自卑、建立自信的過程中成長的。天之生人,千差萬別,但比較而言,人是各有所長,各有所短。你在做事的時候,一定要注意發揮自己的長處,避免自己的短處。
6.學會自我激勵。有勇氣麵對別人的嘲笑和譏諷是自我激勵的辦法之一,是運用臨時性的激勵辦法。比如,在你遇到重要的事情,需要鼓起勇氣來麵對時,你可以對自己說:“造物主生我,就賦予我無窮的力量和智慧,凡事能做。”這樣可以激發自己內在的力量,增強自己內在的信心,從而成功地達到目的。當然,這種激勵隻是一種臨時的辦法,要想長期在自己的內心建立自信,那就需要不斷地激勵自己,直到形成一種習慣。
德國人力資源開發專家斯普林格在其所著的《激勵的神話》一書中寫道:“人生中重要的事情不是感到愜意,而是感到充沛的活力。”“強烈的自我激勵是成功的先決條件。”
因此,學會自我激勵,要給自己一個習慣性的思想意念。假如你在內心經常存有失敗的念頭,你便已經輸掉了一大截。相反地,假如你對自己充滿信心,並具有主宰自我的意誌與習慣,那麼即使麵對逆境,也能泰然自若。這種強而有力的信心,實際上便是來自於自信。換言之,自信是力量增長的源泉。人的自信是一種內在的東西,需要由你個人來把握和證實。因此,在建立自信的過程中,務必要學會自我激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