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別跟自己過不去,聰明人不會和自己對著幹 做人要懂品位講格調(1 / 1)

第一章別跟自己過不去,聰明人不會和自己對著幹 做人要懂品位講格調

格調是一種生活的境界,優美的舞蹈、高雅的音樂、優雅的禮儀,處處打造著人們生活的崇高境界。一個生活有品位講格調的人,才是真正的有魅力的人。

在物質生活越來越豐富的今天,隻有金錢並不能使你獲得普遍的尊重和認可。有品位講格調的人才會受到別人的尊重和欣賞,人們變得越來越需要提高文化品位和生活格調。

“Class”在英語中表示階層、等級和階級,同時也有品位、格調的含義,在歐美的許多國家,通常在談及一個人的“Class”時,並不是指社會地位的高低,而是評價一個人是否有品位講格調。

那麼,為什麼那些有教養的人會在一些衣食住行上學習和尊崇規矩,並且講究一些條條框框呢?因為從日常生活所表現的喜好,也就是所談的品位和格調更能說明背後的和內在的東西。一個人說話的方式和腔調,家裏的裝飾格局,喜歡什麼樣的服飾和色彩,喜歡什麼樣的運動和娛樂,閱讀什麼書刊,甚至你喜歡什麼餐具,喜歡吃什麼等等,都會表明你的情趣、生活方式、教育背景和財務狀況等。

一個人的品位並不一定擁有顯赫的地位,也不必然出身豪門。人的品位最主要是來自內心的高貴品質。當然,人們可以借助一些富有品位的服飾物品表達內心和精神。真正劃分社會階層的不是金錢,也不是權勢和血統,而是格調和品位。格調和品位是可以培養的,重要的是,格調和品位的提升,並不需要擁有很多的金錢。人要關注自己的格調和品位,培養和定位自己的品位。

格調的名言是:一說話我就能了解你。這句話雖然說的隻是談吐,卻仿佛更適合說吃。一張口就是煙味、大蔥味,就有可能讓周圍的人對你的品位嗤之以鼻,但如果是咖啡的淡淡幽香,那就不一樣了。因此,很多人對咖啡趨之若鶩,用咖啡的香味來掩蓋自己的平庸。

保羅·福賽爾給我們勾勒了一幅有格調的圖景:

1說話文雅

文雅是一種全方位的表現,並不是特指聲音的大小,它需要和內容完美地結合,因此措辭的水平就又被格調片麵地理解了。

2飾物時尚

注重細節是格調裏很講究的地方,所以使人完全事無巨細地投入到細節的“裝裱”。

3聽交響樂

熏陶在音樂的氛圍中是一種幸福,以審美來愉悅身心不能不說是相當有格調的事情。

4意象組合

現在有一種趨勢,就是用一個有品位的人物配上一個有品位的事物,比如“和凡·高約會”、“和畢加索喝咖啡”、“和莫耐談人生”等等。

5隻喝紅酒

當然也可以說是隻喝洋酒。可以非常熟練地叫出各種洋酒的牌子,那種程度不亞於在那兒背百家姓。沒事就愛往酒吧鑽,瀟灑地坐在吧台前麵的高腳椅上。

6出國旅遊

這裏的旅遊路線是指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這個路線是最適應一群既沒有錢又想與眾不同的人。因為走出國門是休閑方式裏比較讓人高看的一種,當然再富裕一點的就去歐洲,而且絕對不忘記說一句——去歐洲購物。

7自稱小資

小資是都市中的流行語,多指一群既不年輕又不很老的人,他們想格調高雅,又要超凡脫俗;想風花雪月,可又要找一個理由;想頹廢慵懶,又要詩情畫意。

8品味格調

在現實生活中,品位格調的現象也不少:星巴克成為時尚咖啡的代名詞;必勝客的比薩,仿佛永遠都需要等座位;“味道好極了”的雀巢,成為精致文化的代表;肯德基、麥當勞等洋快餐進入中國後,追隨美國消費文化的時尚與風潮,成為人們休閑生活的一部分,這種時效與質量兼顧的生活方式,被國人迅速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