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別跟自己過不去,聰明人不會和自己對著幹 卸掉煩惱的包袱
每個人都曾有過煩惱或正在煩惱的時候,其實,這些煩惱都是自找的。一個浮躁的人往往樂於自尋煩惱。你可以尋找甜蜜的愛情,你可以尋找美好的生活,但千萬不要自尋煩惱。
英國曆史上有一位首相叫勞合·喬治,有一天他和朋友一起散步,每走過一道門,他都小心翼翼地把它關好。朋友問道:“你為什麼要關這些門呢?沒有什麼必要嘛!”勞合·喬治回答:“我這一生都在關閉我身後的門。當我關門時,過去的事也被關在後麵了。然後重新開始,向前邁進。”
實際上,煩惱也是一樣,隻要我們把它擋在時間的大門之外,那麼它就永遠不會進入我們的心靈來騷擾我們了。不管是多麼糟糕的事情,一天之後,便會成為過去。
土著人在宗教禮拜中,通常用各種殘酷的方法,殘害自己的身體,而且還以此作為虔誠的標誌。對於這些土著人,我們難道不覺得既可憐又可笑嗎?但是,在嘲笑他們的同時,我們發覺我們自己也並不高明。我們不也是常常用種種精神的刑具來折磨自己,常常懷著各種無謂的杞人憂天和不祥的預感,在我們的一生中自尋煩惱嗎?
人們的煩惱百分之五十是日常生活中的小事,百分之二十是杞人憂天,百分之十二,實際上並不存在,剩下的百分之十八,則是既成的事,再怎麼擔心煩惱也沒用。假如你每天呐喊二十遍“我用不著為這點小事而煩惱”,你將會發現心裏有一種不可思議的力量。不妨試試看,很管用的。
歌唱家詹姆士應邀來到法國裏昂,去參加一個演唱會。他提前一天趕到裏昂,晚上就在歌劇院附近的一個小旅館裏住了下來。
由於旅途的勞累,詹姆士感到非常疲倦。但為了不影響第二天的演出,他很早就入睡了。過了不久,就被隔壁房間傳來的嬰兒啼哭聲吵醒了。原以為孩子哭幾聲也就停止了,但萬萬沒有想到,那個孩子竟大哭不止。
詹姆士用被子蒙住頭,可那啼哭聲仿佛是具有魔法的歌聲,頗具穿透力,仍不停地在他耳畔縈繞,這讓詹姆士非常苦惱。折騰了將近半個多小時後,他隻好披著被子在地上踱步,心中一次次祈禱著孩子的哭聲趕緊停止。
但是那個孩子好像根本沒有要停止的意思,而且每一聲都同第一聲一樣洪亮,在無奈之下,詹姆士索性把孩子的哭聲當成是歌聲來聽,不知不覺地他竟佩服起那個孩子來:我唱歌到一個小時後嗓子都要沙啞了,但這個孩子的聲音為什麼會依然嘹亮?難道小孩子有什麼了不起的方法嗎?
如此一想,詹姆士立刻變得興奮起來,急忙回到床上,將耳朵貼在牆上,細心地傾聽起來。他發現小孩的哭聲竟然很有學問:孩子哭到聲音快破的臨界點時,會把聲音拉回來,這樣聲音就不會破裂,這是由於孩子哭的時候是用丹田發音而不是用喉嚨。又聽了一會兒,詹姆士也開始學著用丹田發音,試著唱到最高點,永遠保持第一聲那樣洪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