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王 恒

冠軍特寫

王恒,男,中國傳媒大學廣告學藝術設計專業學生。他出生在安徽池州市的一個村莊裏,4歲的一場事故讓他失去了雙手,此後的人生不能再鼓掌、握手,但他卻能用自己的雙臂完全自理生活,別具一格地體驗生活。他知道,盡管在未來的人生道路上還會有著許多坎坷磨難,但他決不會輕言放棄。

王恒酷愛體育運動,喜歡田徑和足球。2000年在安徽省第二屆殘運會上獲得兩枚金牌和一枚銅牌;2003年在安徽省第三屆殘運會上,一舉獲得三枚金牌;獲“安徽省殘疾人優秀運動員”稱號,並被選拔參加第三屆全國殘運會及遠南運動會選拔賽,獲得第四名;2006年,在安徽省第四屆殘運會上奪得三金一銀。

【品質鍛造】 意誌堅定 從不言敗 保持愛心 堅持自我

用雙臂捧起火炬!

——訪殘疾人火炬手王恒

秦天夏

他是特殊的火炬手,他是一名殘疾人火炬手,沒有雙手,隻有用他的雙臂舉起火炬,他叫王恒。他堅毅剛強,經曆了非常人能想象的痛苦,卻異常樂觀、開朗,他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就是:“我能行。”一般人說這句話不算什麼,可是他沒有雙手,卻能樂觀地告訴別人他自己能獨立完成。幼年4歲不幸觸電,從此他的人生便不能再鼓掌、握手……但他卻依然能用自己的“雙手”完全自理生活,別具一格地體驗生活;他可以用它去盡情揮毫潑墨,繪出綻放的花朵;他可以用它靈敏地輕挪鼠標、敲擊鍵盤,幹著自己喜歡的電腦設計,繪製著美好藍圖。盡管在未來的人生道路上還會有著許多坎坷磨難,但決不輕言放棄,會拔劍揚眉,披荊斬棘,乘風破浪挑戰自我,濟滄海笑看風雲。

聯係到王恒的時候,他已經放假回到家裏了。在我準備放棄的時候,他居然告訴我,“沒關係,可以用電話啊。”我很意外,正是“永不放棄”在腦中不斷地出現才會使他覺得沒有什麼不可以。然後我開始了電話采訪。

之前我有去瀏覽過王恒的博客,有許多許多的內容,包括他這20年是怎麼走來的,包括身邊的人是怎麼幫助他的,有他自強不息的日記,也有他用他的雙臂捧著火炬跑完48米路程的視頻。於是我針對一些問題對他進行了采訪,他爽朗的聲音一直感動著我。

“你失去雙手走過的這20多年,誰對你的影響最大呢?” 答案當然是父母,可是每個父母都憐惜自己的孩子這是天經地義的,父母擔心他們離開後,王恒無法正常生活,從小就鍛煉他獨立做和健全人一樣的事情,怎樣能換個方式去教他,父母絞盡腦汁,從很多細小的例子都能體現出父母真切的愛。這樣的教育使他迅速成長,不光行動上完全能夠自理,心理上也接受了這個事實並且積極向上地享受生活。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他認識越來越多的人,這些人給予他的關愛,才是他最大的財富,曾幾何時,一個鼓勵的微笑,一句真誠的加油,都讓他感動至今,他是一個心存感激的人,他相信他活著總有活著的意義。因為,他相信,每一個生命都會綻放出光彩。

4歲那年,由於父母的疏忽,他失去了雙手,想必在今後的日子中,父母會生活在強烈的自責中,懂事的王恒又是怎麼勸慰他的父親呢?他告訴我,他的父親曾說過一輩子也不會原諒自己,可是這不是王恒想要看到的,他從來沒有責備過自己的父母,一切隻是意外。他告訴父親,正是這場意外造就了不一樣的王恒。也許沒有那場意外就沒有他現在的成就,也就沒有他現在這麼剛毅堅強的品格,也無法取得現在所擁有的成就。

這是何等的心態,不是任何常人所能達到的高度。他在感激生命,感激挫折,感激那場讓他失去雙手的意外。他說他沒有覺得自己和正常人有什麼區別,雖然客觀是這樣,但是健全人能做的,他都行。

在這次奧運火炬手的選拔過程中,他沒想過自己會被選上,但是還是努力嚐試,最後他的事跡還是打動了評委們。所有人都在感慨這麼頑強的生命,並且最難能可貴的是居然還那麼的樂觀。因此他有了舉著祥雲火炬的機會,可是如何舉呢?他沒有雙手,隻能用雙臂捧,可是這樣他的身體相對會失去平衡,所以,隻能慢慢地跑,有時候還會跑得東倒西歪的。火炬傳遞那麼神聖的事怎麼可以不雅觀呢?他在家裏練,會找個差不多形狀和質量的東西比畫著練習,最後他順利地跑過了這48米。在火炬傳遞的視頻裏我也聽到了他的呐喊聲尤其響亮,並且人群喊的是他的名字。那一刻,我相信他比所有人都感動,感動著大家的感動。